合格法政经研,立命馆经研

 看了吧里好几篇经验贴,都是大佬,也很犹豫自己要不要写。因为最终只合格了法政和立命馆,掉了早大和横国,略感遗憾的。但是原本自己也是想要写一份回顾贴来纪念一下自己这大半年来的心里路程。不过写的应该比较琐碎,主要是我的备考过程也相当的断断续续。起初一直在犹犹豫豫,坚定不下来一定要考学的想法,只是走一步算一步这种。所以相对失败的经验比较多,现在主要还是想分享给在职中备考的各位,可以提醒大家避开这些。首先觉得得自称阿姨才行,真的年纪大到前无古人吧。以至于去塾里上课,没认识什么新朋友,其实如果可以的话,组个学习小组会事半功倍。我是直到冬天面试后期才认识一些。错过了和彭同学组队的机会,还蛮可惜的。突然觉得自己备考过程比较复杂。走的是非一般的路。主要因为是边工作边准备,整体时间线被拖得很长,而且因为英语渣,(当时很奇怪,没想起来去考个托业,一心想考托福)最终决定夏天就只打算试水(能报的学校非常少),重心是放在冬天的。因为我是有花两个月认真上完了主课和ERE课,然后考完ERE之后,又回到工作中(就真的是忙到从此经济学的书没有翻开一页,7月也有报主课,最终也是没时间来上课,心疼money),然后到了下半年10月底考完托业之后,辞掉了工作,重新回到了塾里上了早大班的课(然而早大掉了,主要还是验证了老大的那句话,上着上着就变成不做题,就课上抄抄答案,回家之后啥也没干,注定考不上)。

【背景】

 国内一家非985的211大学日语系毕业(日语真心不好)。稀里糊涂的在大四那年低分过了n1,然后日语就一直处于遗忘中。毕了业阴差阳错一直在一家软件公司工作,虽是对日的公司,但平时连句日语都说不上,蹉跎了两三年,然后日语也就这么的荒废了。非常的后悔啊!所以劝大家以后就职要慎重。提起前公司,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公司给了来日本工作的机会。比较坑爹的是做SE的工作。本阿姨之前在国内一直做文职,代码一行没见过,来了日本突然干起技术活,大脑一片空白,曾经也想过认真学好技术,干一行爱一行。实践之后发现真心办不到。基本从脑回路开始就和程序员们不同,认真的规划了下事业,发觉这样下去未来什么出路也没有,于是在周围朋友的建议下决定考研。为什么会选经济,然后又为什么来沐刄塾呢。这个主要还是因为之前大学同学来日本交换,也同样选择了通过在塾里学习,从而合格了一桥,早大之类的学校实现了跨专业读修士。现在事业发展的也比较好。考虑到自己离开学校多年,很多学生时期的习惯已经抛弃的一干二净。英语,数学也基本等于零了。静下心来看书其实也比较艰难。然后很多东西都是要从头开始准备的,所以还是报个塾,系统的学起来比较好。

【前期准备】

 关于语言方面,确实无论是英语还是日语都很重要。虽然我在国内已经考过了n1,但是因为毕业多年,像对证书有两年限制的神户就没法出愿的。而英语的话,最终是只来得及考了托业的,并且分不高,700左右,非常的不利,比如明智,同志社等一些学校是出不了愿的。在这里真心劝告大家准备好语言再来上塾,(事实上群里的大部分人语言也确实都准备好了)再者因为塾里课程安排相对而言还是比较紧的,主课再加上两门辅助(ERE或者计量,数学不好的也建议报下),并不会有多余的时间再去准备其他。

【有关课程】

关于ERE

 因为我是在职过程中集中两个月时间学习经济学的,然后当时进入ERE班的时候,已经学到宏观部分了,感谢班里同学的无私奉献,当时报班的那天,立马问周围同学借了笔记,之后就开始了刷题过程,然而并没有刷完所有题,只是保证了后期10套题都做了一遍。现在回头来看ERE对巩固基础知识部分比较有用。主课的知识点,再结合ERE的题目,会形成自己的知识网络。记得初次刷ERE时,题目都读不太懂,一度怀疑过自己的日语和智商。但是渐渐的就好了,题刷多了,还是会有自己的题感。真考的时候,实在做不出来,凭感觉选的,对的概率也比较大。我当时有整理过自己的错题集在一本很小的本子上,最后一周基本也就在看这个。最终的话其实也只考了A+,并且排名稍微靠后,只是用它出了除早大以外的学校。今后估计老大可能会安利立命馆之类的关西学校,今年冬天我们用ERE出笔试的,基本也都合格了关西的学校。只是以目前的形式来看,ERE的优势始终存在于S之中,从各个学校的面试环节来看,老师有没有可能使劲忒你,和ERE的排名还是很相关的。

关于研究计划

 这部分确实很困扰,首先得说一下,我并没有报计量课,(不是自己不想上,其实后期为此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因为主要是在职,并且是正职,很难调到平日的时间来上课的。记得老大在第一节劝退课上,就有提到每年都有几个工作的来上塾,虽没有提下文,当时心里也是很忐忑。心态很重要啊。对研究计划稍微有点感觉是从老大专门开了一节关于研究计划的课开始的,听完就开始搜集各种资料,有研究过老大上传的之前前辈们的研究计划,看完会了解到研究计划的整体结构。心里会有一个大体的框架。剩下来的是填充里边的具体内容。一开始有比较浪费时间,没有目标,短短两个月,经济学还谈不上入门,想要发散自己的思维说实话,确实很难。后来我就去了图书馆(给大家安利国立国会图书馆,学习的氛围特别好,比较适合我这种自制力不太好的人群),看了山本熏的计量经济学,对各个模型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之后,确定了想写DID,之后是围绕着这篇模型,开始寻找先行研究的,很幸运找到了一篇很符合的先行,全英文的,虽然自己英语很渣,还是硬着头皮啃了下来。确定了模型,并且找到先行,会比较容易有目标,思维也就会比较容易发散,然后研究计划就出来了,写研究计划的两三周之后就是早大出愿和ERE考试,时间都很近,如果时间安排的不是很合理,很容易浪费掉自己的机会。对了塾里是有研究计划的讨论会的,包括也有模拟面试,当然因为多数在平日,我因为工作的关系,大概就只参加了一次,非常遗憾的。

关于面试

 对于横国印象很深刻,前文有提到我没有上过计量课,这就意味着,我自己翻看的书,当时可能是理解了,但是并没有把它变为自己的内容,所以当横国面试,开始大量的问我统计学

 和计量的时候,就知道自己凉了。想要写实证的研究计划的,最一劳永逸的办法还是报一下计量课的。面试每个学校都会问志望动机,这个每个人的背景不同,答案也不同,大概也就只能表决心,让老师感受到真的很想来你们学校,接着就是统计学,计量和数学,曾今在之前的经验贴里有看到把问题做成小纸条,然后自己随机抽取回答,但是最后并没有实现,有研究出来另外一个办法,就是喜欢在书末页的词条里,抽答。这个习惯是多年以前备考日语的时候养成的。如果说面试之前就明确知道自己的弱点,还是在回答提问的过程中尽量避开,或者把话题引到自己比较熟悉的领域。面试的过程很多时候也比较迷,常规问题问完之后,也不太确定自己是回答的好还是不好。

 总的来说,只参加过横国,法政和立命馆的面试,并不能给大家提供更多的经验。因为工作,英语,在日本的年数,限制了自己很多报名,比如一桥,当然东大我也是考不上的,当时得知自己早大挂了的时候,颇为伤心的。对于大龄阿姨来说,在整个备考过程当中,时间拉得太长,很耗费自己的精力,心态容易崩,所以很想劝大家,提前准备好语言,在塾里专攻经济学,成功的概率会很高。这篇并不能称为经验贴,只是我备考过程中的一点感悟。很认同老大的一句话,学着学着,总觉得自己可以考上一个march,然而这种最后挂的风险就总会有。只能是一开始就目标着东大,一桥之类才有可能没有遗憾。最后也曾纠结过是否今年夏天再来一次,只是考虑到年龄问题,还是放弃了。真心希望大家不要留有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