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格一桥经济学研究科

 终于有空开始写一下合格一桥的过程了。冬季一桥的合格发榜在2月底,还是在早大发榜之后,挺让人揪心的。

简单介绍:

 18年夏天报考了早大一桥东大,东大笔试没过,过了一桥早大的笔试,面试都挂。18年冬天报考了一桥早大,早大面试继续挂,最后只合了一桥。

准备阶段:
 日语专业出身,本科学了4年日语和英语,严格上来说是学了3年,
 在来日本前就通过了大学同专业考上了东大的前辈很详细地了解了我们塾(我大学的日语系的来了日本后合格经济,经营,MBA的人还挺多的),因为来之前确定了想学经济学的目标(真的从小决定的你信吗)。之后第4年因为学校和某语言学校有交换项目,所以就在大三就跑来了东京。

 因为还没毕业也只打算上考前一期塾的课程,所以几乎在语言学校混了一年日子。期间打打工什么的(N1在来日本前过了),在17年10月终于决定学习了,于是考了个tofel,没怎么复习,靠着老本考了个,勉勉强强够用。

备考过程:

 然后就开始18年4月-19年1月漫长的征战的过程了。报班:主课,计量班,早大班,ERE班,一桥班(冬)。

使用教材:
《演習ミクロ経済学》第2版 武隈 慎一
《ミクロ経済学の力》 神取 道広
《標準マクロ経済学》 笹倉 和幸
《マクロ経済学入門》    福田 慎一
《マクロ経済学》 二神 孝一
《計量经济学》 黑住 英司
《実証分析ための計量经济学》 山本 勲 

阶段一:夏季备考早大一桥东大。

 高中的时候是理科,所以微分之类的数学知识还没有忘记。但是说实话一上来这个强度真的让人受不了,这谁扛得住啊。虽然一早就打算学经济学,但是实在没有接触过任何专业的知识,尤其是计量。每次上完课感觉东西学的多到消化不过来。

 根据夏天的出愿情况,决定了出早大一桥东大。(当时个人不想去关西,但是事实证明有合格其他学校很重要!Eg:阪大,京大MBA,神户,etc…)

 在第一个月的主课基本结束的时候,勉强跟上了主课和ERE的进度,几乎都是课后花了两倍的时间再自己结合笔记自学了一遍,毕竟上课的进度是复习的节奏,很多东西时候再想明白要花很多时间。主课布置的小黄书作业和ere的题没有来得及刷。至于计量几乎都是上完课就没怎么翻过笔记。然后因为要准备出愿早大,就马上开始动笔写研究计划了,在语言学校的一年时间内,还是没有任何想法。后来憋着憋着,突然某天就想出来了一个题目,然后得到了老大的批复后就开始动笔了。在刚开始的阶段其实研究计划都很粗糙的,回头一看写的都是啥玩意,但是时间紧迫,就不断的被撕,然后改,继续撕,继续改,最后在出愿前把整篇研究计划写完了。写完了之后的一段时间还是相对比较空的,因为相比于夏天出愿其他学校的同学来说,别人才开始有个大致想法的时候,你已经写完了研究计划(早大是最早的学校了)。

 然后就努力准备笔试,ミクロ大概学完了第一遍,在这个阶段中,结合着ERE的课程,把很多ミクロ中的知识和问题点进行了第一遍大概的复习和归纳,之后努力跟上了小黄书的进度。

 然后18年的ERE和早大笔试的日子重合了。并且早大出愿可以用ERE免除笔试,所以算是强行分流了吧。觉得冬天大不了再考一次早大的笔试,于是就弃考了ERE,专心准备早大的笔试了。这个时候大概开始进入マクロ的学习阶段。

 在マクロ的初始学习阶段,主要用了福田慎一的《マクロ経済学入門》,加上主课的内容和笔记,基本上能够对整体有一个很好的把握。

 就这样学的一知半解去考了早大笔试,过了。17年夏季冬季都出现了计量题,意外的是18年夏天的考试没有计量问题,更意外的是冬天又出现了。(吐槽一句,早大是个好学校,就是笔试和面试越来越迷了

阶段二:冬季备考早大一桥。

 有了夏天的第一阶段学习之后,基础部分大概算是有了一个笼统的学习。

 通过模拟面试和计量课,对于基础的计量也大致学习了一遍。在冬天主要就是自己在家复习,然后去塾自习,把夏天刷过的过去问都重新再刷一遍。说白了就是顶住心理压力,坚持每天打卡式的学满八小时。期间参加了冬天的一桥班(对基础知识复习,归纳之上再学了许多较难的知识点。)然后,在夏天去一桥面试的时候遇到了一个研究中国经济论(也写过医疗保险制度专门书)的先生(面完出来后比较好奇就查了下)。然后在冬天重写一篇研究计划,就通过这个契机,读了这个先生的专门书,然后开始常规操作。

 那就讲一下冬天这篇计划的写作过程。。关于研究动机其实就是很简单的,想冬天再考一次一桥,如果遇到同一个面试老师的话,会不会很好玩。。。(结果还真遇到了)。。。

 首先对于医疗,保险等等这方面完全没接触过,于是通过专门书,里面引用的一些论文,从这些论文入手,其实就是一些关键词,然后把一些高频出现的关键词在google学术中搜索,出来一些相关的论文,再结合自己想研究的这个题目,看看是否有关联。也参考了比如lancet等等相关的网站。

 然后结合了一下中国的实际背景现状等等,查找了一些事实情况(制度等)。发现了一些可能存在的问题点,然后继续google学术看是否有类似的研究。然后在脑子里大概构思了自己想要通过这个研究发现或者验证啥,这也是为研究计划的背景和意义打了个草稿。

 然后开始参考先行论文中data的来源,发现主要用了哪几个data base,然后各有什么不同之处,想要研究的东西是否在data base中存在等等。可能在还没入学的时候,很多data base并不能直接入手。但是可以通过熟练的搜索,找到code book和数据介绍等等,这个比拿到数据更关键(反正拿到了我也不一定会处理)。。。

 然后参考各种先行,根据要研究的内容,设定自己的模型。就会发现,先行之间对于model的使用是有层次和递进的关系的,对于同一个内容,虽然研究的说明变数或者母集团之间根本不一样,但是每一个作者对于自己的model的设定都会有比较详细的说明。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可以看到作者参考了其他论文的同时,为什么不沿用别人的model,而采用另一个model或者使用另一种手法,这对自己model设定的思考还是很有帮助的。而且在参考先行的过程中,也是自己对计量知识复习和学习的一个很好的过程,在这过程把自己的model掌握了,理清楚了,之后模拟面试会很方便,面试的时候也会给自己信心。之后保险起见可以先给老大过目一遍,至少确保这是个可以写的题目吧。

 最后就是不断的修改,和同学讨论,参考先行怎么写,自己一个一个点思考。虽然在纸上呈现的不多,但是别人一问,你得知道这背后是什么。当然关键在于,在实政研究计划中最难的model部分,自己写的东西一定要掌握。

 然后给老大批改,撕,改,再撕,再改,最后形成了勉强可以拿去出愿的研究计划。

 然后就等着老大模拟面试怼。被怼的没话说了,或者觉得唉呀原来这个地方从来没想过,就乖乖回家再加把劲把它学会吧。别放弃,反正面试问到的问题一半以上也是没遇到过的(大家都一样),但是至少基础的得学会吧。剩下的,多考几个学校,多面几次,总有学校要你的。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