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格一桥大学经济学研究科

 

 虽然是文科生但是意外的不擅长文笔,大家就当作杂谈随笔类的经验谈看看吧。

 先说一下学经济学之前的背景吧,双非普通一本,坐标常州,虽然大学使读的金融,但是感觉和来日这考学准备的经济学有点差距,硬要说的话就是宏观面感觉有点共同项,微观之前我连game都没碰过。虽然上过计量课但是也只会很基础的ols,最难受的还是快忘得一干二净了。老大一开始的试听课就讲本科经济对考学合格并没有显著性影响也算是体悟到了,基本都是从头学。因为我本来就是死宅,所以大一那会就有初步留学想法,但是当时因为还没有完全hakari的决定下来,基本到大二才开始自学起了日语,大三下学期顺利N1考了136还说的过去的分数,原本预定大四一年把托福考个像样的分数,但是大四因为是文科的关系很闲没啥实习实验啥的,真的就一直拖,搞得到最后来日本这边还学了三个月才去考,也就考了65这一个尴尬的分数。所以语言这种基础材料,我是真的建议来日前就全部准备好,早期不准备后期徒伤悲,考学开始后不可能兼顾语言考试学习的。每天恨不得不睡觉都把时间割在备考上也是经济学备考日常。所以不要觉得不是相关本科就落人一步啥的,语言材料没备齐才是真的落人一步,搞得不好还得晚一期才能出愿。

 大概在九月份那会有幸认识了杨前辈,以此为起点组了个学习小组,在这里也结识了很多一起考学的朋友,日常吹水可以说是备考期间一大乐趣了。九点半上完冲刺班课程开始拉人约饭,快乐手游时间。互相共勉的朋友我觉得是考学路上不可缺的,所以主群里面见到比较投气的人就可以拉一起组个小组啥的,比孤军奋战强多了。

 就像之前说的,我花了七八九三个月来备考托福,甚至十月中旬之前都花了大量时间,以我现在视觉回头看是真的没必要,千万不要让语言拖累了自己考学步骤,因为十月是很好的打基础时期,我并没有好好利用到,沐刃这也是前期课程比较空闲一点后期基本天天有课,所以最好从上课最一开始就卯足劲冲,打基础真的非常非常重要。我就是因为前面比较摸鱼外加托福耽误,十一月开始就明显的跟不上了,每次主课让做的小黄书也是很吃紧的周六开讲前一天才勉勉强强做掉。主课上完后一听觉得自己懂了,但是实际上做题起来非常手生。每周上完主课复习固然重要,大量做题也不可少,所谓的题海战术是有一定必要的。这里我也就后悔当初没有报ere,能把上完主课后的知识点进行巩固和延申。后期因为我自己担心冬季不能合想先申请个研究生,而研究生需要ere起码A的成绩,所以我自己从老大给的邮箱上下了ere题目自己对着答案做,同时期间把宏微观super刷了一遍,大概都已经是一月初的事情了,这里我是觉得明显感到姿势水平有所增加的。怕自己自觉性不够强的真的可以报个ere,成为白主任粉丝一员。到了主课后期基本就是过去问集合,事先把过去问做了,然后课上对答案,听了才发现一种类型的题,一桥考了,其他帝大也考了,可以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就像白主任说的,千万不能不做就去听,不然就成了废题,你下次做的时候脑子里有印象大概怎么解,但是稍微换一换还是不会,相当于只记住了答案,完全是不行的。

 硬要说推荐的书目的话,大概估计和前辈们说的都很接近,微观的话神取的微观力力推,特别适合备考前期看,简单易懂的语言和例子真的很不错,因为时间不够,我个人是没得来及看掉奥野的微观经济学的,这本书难度很适合冲第一梯队,难度和深度以及其标准教科书式的内容我个人是非常喜欢的。习题的话,我个人是觉得哪怕微观super来不及做,小黄书都得要做个起码两遍。小黄书在第一次做完一遍的时候远远是不够的,虽然老大会在周六给个讲解,讲一些小黄书上一些较为有深度的题,但是自己做的时候大部分都是完全不知道如何下手,看完解析之后“噢~原来这么做”这种感觉,所以第一遍基本就是按模子画板来的,隔一段时间刷第二遍的时候才是真正的会就能立刻做出了不会就会耗掉很多时间。这时候可以把第二遍花了很多时间的留着第三遍再隔一段时间再做一次。当然学有余力的可以把奥野那本习题册拿出来做,据说很难(大概东大难度),我是没来得及做。宏观的话虽然按照老大给的计划过了一遍福田的宏观,但是感觉真的就是一看就忘类型的,宏观我更多依靠的是super和老大的主课。斋藤那本很厚的宏观感觉更多的是一本词典,拿来精读有点累。而我因为没想考早大,sasakura也没怎么细读,更多的是把冲刺内容提炼的知识点拿来看。计量的话山本那本计量例子我力推,真的救命书,特别适合确定完方向,找到了对应先行在这本书上看他用到的研究手法,我个人是用的probit,这书上也有,基本把对应章节反复看了很多遍知道个怎么个用法,然后再结合伍德里奇中文版的对应着看。不过说真的,计量自学真的挺累的,我还算是接触过计量的。黑住的那本计量更推荐拿来学理论知识,简而言之就是拿来考早大非常推荐的一本书。西山川口的那本我是面试那会用来翻基础知识,大数法则啥的拿来准备,挺不错的。当初我还自己定了目标,分为冬季完成目标和夏季完成目标,冬季:研究计划书一定要写出来完完整整的一篇,不拖到夏季;super宏微观刷完;小黄书两遍;冲刺班笔记好好复习个一遍。夏季目标:奥野的微观和二神的宏观重点重点看。所以夏季冲的话奥野和二神还是精读下的好。

 因为我还报了冲刺班,冬季冲刺前后期二合一,单纯没有东大过去问,这里我想说,前期内容真的巨重要,如果说主课和ere是基础的话,冲刺课程就是在这个基础上的很好的延伸,特别是前期,能针对对应主课章节内容很好的进行一系列的拓展,基本是主课一周上完,冲刺班下一周跟上的节奏,冲刺班的内容一般对冲第一梯队考卷里较为难得题很有帮助,这些题大部分就是区分你能不能合的题,毕竟基础题不失误大家会的都会,比的就是有限时间里这种题能做出多少。冲刺前期把宏微观都过一遍后,大概就是每周两三次的早大模拟考环节了,和之前小测验一样,两小时写,写完讲,讲途中发榜。到这时候前面的名次基本变动就不会太大了,我个人比较菜,期间因为不想上黑板外加正好忙研究计划少去了两三次,之后硬是厚着脸皮从五楼下去考,渐渐的自己脸皮也厚了,可能这就是老咸鱼的养成方法吧。最重要的是你考完听完,能搞懂多少才是最重要的,一旦心态摆正后,也就老油条了。后期课程的话虽然感觉冬季考试不太用的到,但是估计夏季难度应该有必要好好看看,后期课程内容是真的有点难,感觉更多的是笔试来区分你面试是轻松面还是压力面。反正我觉得重心还是该放在前期上,多复习回顾,学了忘应该是考学一大敌了,因为内容多且难,不好好勤回顾的话很容易就忘了学过的知识点。

 说到研究计划的话,我个人感觉写的挺一般的,捷径就是多看先行,我最后选的是医疗经济学方向,具体的题目是例如网络搜索之类的非医师直接情报是否会对医疗诊断行为产生影响,我觉得最难还是定方向,可能我有点纠结症,选大方向的时候真的纠结了挺久的,不知道写相对好写的劳动经济学还是一桥老师研究比较多的产业经济学,最后结合了点个人偏好,选择了医疗经济学。大概花了两天再junkudo白嫖了两天一本比较薄的专门书后就定好了细方向,之后便是搜索大量的先行。这时候基本就和写大四那会的开题报告类似了,掌握好对应的计量手法就可以开始动笔写了,反正我所了解的动笔开写也就三天左右时间就可以写完三千字左右的研究计划书,关键还是前面的步骤,到时候老大会给安排的计划步骤,按照那个来基本没啥大问题,规划好研究计划占用时间跟宏微观知识的学习时间挺必要的,尤其是十月生,本来学的时间就比四月生少一个月,时间真的很吃紧,大概十一出愿后,每天除了睡眠就是学习备考了,早上语校要么补觉要么拿来刷小黄书,塾里估计大部分上岸的人都会和语校不太过得去的,这也是我为啥当初保底准备搞个研究生先走人。

 最后谈谈面试吧,冬天我就报了早大和一桥,我早大笔试挂意料之内,一桥笔试那天我觉得我写完收卷应该是之前所有考试里面手感最好的一次了,笔试合那天也不是太惊讶,一桥是笔试结果公布完第二天就面试,我也是笔试结果知道后才开始准备面试材料的,说实话那晚我应该是卯足了力去准备面试的吧,基本没睡,早上都是趴桌上冻醒的。着重准备了step1跟2,我是下午面的,看到塾里其他同学面完出来更紧张,反正如果是第一次面的话,紧张的话都带颤音都是很正常的,我就是这个情况,不过还好我面试的两个老师挺yasashi的,并没有咬住啥问题一直追问,基本让我把step1为啥来日本学经济学啥的说完后,马冬梅一下,最后问了我为啥用交叉相乘这个变量就开始和我闲聊了,这之后基本就是自由交谈,还问我在中国人看来中医跟西医是被等同看待的吗之类的,数据也就说没接触过对应的数据,指导起来可能比较难,不过好在面试的时候被当面说日语还行研究计划有点omoshiroi让我有了点自信,不然真的就是30min的自闭模式了。

 面试完后基本就是放飞自我等最终成绩,因为自己心态还算可以的,有研究生保底,大不了夏季再来一次能考更多的学校,毕竟冬天第一梯队就早大一桥,所以也就公布前几十分钟情绪波动比较大,知道合了后反而也挺平静的。我反正觉得上岸努力肯定是不可缺的,但是运气成分占比也很大,掷骰子掷到了你的点数,那就上,没掷到,那就下期继续。努力使让你被掷到的可能性最大化,尽人事,听天命,这话我是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