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格一桥大学经济学研究科,大阪大学经济学研究科

 很高兴能和大家分享自己的考学经验,我会把结论放在最前面,冗余的叙述放在后面;总之,希望下面的经历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背景

 首先介绍一下自己,本科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专业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JLPT N1 130,TOEFL 95,GPA是3.2。大学期间比较迷茫,虽然专业也能读读,但是并不真的感兴趣。大三机缘巧合,在网易公开课上看了耶鲁大学的《博弈论》,遂买来曼昆的两本经济学入门读,萌生了转专业到经济、出国留学的想法。由于绩点弄得不尴不尬,加上大三这个时间点也比较迟了;几番考虑之下,相比英美的材料审查,还是觉得日本笔试+面试的形式更适合我。

事前准备

/英语言成绩:日语在上塾前一定要有成绩,如果目标是第一梯队就是N1;托福/托业最好也能在上塾之前考出来,注意有效期。

十月班or四月班:语言方面ok可以抓紧一点跟10月班,否则还是优先语言吧。

专业课方面:不用过早担心,开课后跟紧塾的进度就好。

语言学校:最好选出勤要求低、管制比较松的语校;塾开课后一定要调到上午班。

 19年7月毕业后的夏天来到日本。来日前在国内考了N2,最后是80多分没过;托福没考过也没有准备过,基本是个菜鸡状态。到前台咨询的时候,杨老师告诉我专业课方面在沐刃都能搞定,自己要解决的就是语言成绩。于是就花了半年时间准备12月的N1。相信刚来日本的小伙伴们都有一颗东大心吧w当时我就想着,12月N1过不了的话,后面就不用考了,所以是一定要过的。最后N1考了130,分数还行,但这种应试日语还是有蛮多缺陷的,这个后面说。英语方面考完N1就没干劲了,拖到上塾以后才去考的托福;还有余裕的各位千万别像我这么懒,毕竟上塾以后强度很大,还要分心去准备一项听力阅读口语写作的考试非常不明智,抓紧1~3月开课前的时间把托福考出个80+比较好哦。

 关于要不要抓紧点先上当年十月班的问题,确实从先学过一期的淳子和备考过的杰哥来看,在解题熟练度上能感觉到更加上手:譬如题目挖的坑以及一些比较考验经济学素养的小知识点等等。不过,日语还是更优先些。我在模考里就出过几次题干比较长,理解出现偏差导致做错的事情。另外还有论述题难以简洁、精确地表达啊,影响专业书及论文阅读速度啊,研究计划和面试词不达意等等麻烦。总之,不知道要学什么的话学学日语总是不亏的。

 说句题外话,生活中有空可以多去运动锻炼一下。记得刚来日本不久语校就放了暑假,当时也没认识几个人,每天在家自闭打机学习。有天困得睡着了,醒来的时候四周夜幕笼罩特别安静,突然就致郁了。于是我就拿着塑料日语找了附近道场的老师尬聊。在道场认识了会说中文的漂亮阿姨,妈妈是台湾人所以做不成警察的村濑,上海剑友会的赤松,西班牙来的建筑师アルバム;虽然我又菜讲话又尴尬,不过能让对方感受到真(バ)诚(カ)的话还是能够好好相处的w再者在哪儿看到过一句话,大意是许多以为是比意志力的地方其实都是在比体力,上塾以后觉得锻炼了大半年还挺有用的。

备考阶段

主课:最重要!其他课没学好的话还有可能考上,主课有缺陷就比较ヤバい。具体流程跟着老大的要求就好。

ERE不考ERE也推荐。对夯实基础很有用。课前要提前做好题目。宏观基础题推荐スーパー過去問。 

冲刺班:以第一梯队(包括阪大)为目标的专题提高。出现频率较高的几个宏观大模型尤其要掌握。P.S.模拟考以及模拟面试很有用!

数学:本科没有数学成绩的话推荐。没有系统学习过数学、担心计量需要的数学知识也推荐。

 四月开始就正式进入紧张的学习备考了。我主课辅助课是全部拉满的,本人回家以后基本一瘫,还是出来多学一点为好。主课个人觉得是沐刃的精华之一,毕竟老大亲自操刀,四小时没有停顿,信息密度很大。主课讲解会结合很多事例,并非知识点的照本宣读,不会枯燥难懂。头几节课是打下经济学基础的关键,建议揣一点吃的不要饿晕了。

 关于微观与宏观的区别,个人体会是微观更像是我熟悉的工科类课程,没有很多需要死记硬背的内容(或者说背了也没用),理解个中原理、经济主体行动的逻辑才是关键。而宏观一方面有众多知识点不表,后期几个大模型也是建立在严谨的学术框架内进行分析,留给我们发挥的部分就很少了;对此还是多做些例题,将老大上课给的解题流程独自推算几遍,练得手熟会比较好。

 ERE我认为甚至是比冲刺前期更为重要的课程,因为它的题整体难度不高,但抠得特别细,在帮助记忆、区分基础知识点上很有用。白老师的讲课风格是先拎一下这节课的知识要点,接着按照重要程度的顺序讲解每一道题。由于需要课前做好题目,ERE的课业压力会比较大,大家提前安排好时间,不要像我一样在讲上一道题的时候做下一道(?),以至于学到后面忘记了简单知识点,在阪大笔试里吃了亏。20年10月期也是白老师最后一期教ERE了,大家要珍惜呀。

 冲刺班的题如果没听明白也不用太紧张,甚至不用急着当时就要掌握。记得冲刺前期讲到edgeworth box端点解的专题我就云里雾里的,甚至有点讨厌这什么乱七八糟的。后面继续学了一段时间,回头看觉得稍微易于理解了;最后完全记下来是准备阪大笔试复习那会儿。冲刺班个人理解为锦上添花的作用,多掌握一分就赚到一点。即便有你不太会的,考试的时候再加上一点变化,能做对的人也不多的。只是有一个例外,就是以拉姆齐为首的几个宏观大模型,在一梯队考试里出现频率不低,而且有固定解题套路,确保掌握会比较好。

理论研究计划

 出于对启蒙课《博弈论》的憧憬,做了一回吃螃蟹的人。首先和实证不同的一点是,理论的idea特别重要,如果没有一个好的idea真的会陷入一筹莫展的境地。选择了理论的小伙伴们建议关注“香樟经济学术圈”这个公众号,每天会推一篇经济学论文,其中引言和论文梗概会有中文。日文我看的是Newspicks,大致可以理解成头条+知乎,每天更新的头条经济新闻下面会有企业家、记者、学者的评论。总之结合课上的内容先找到一个兴趣点。

 理论一般分为国贸、产组、契约理论、公共经济四个分野,后两者的难度要明显高。譬如契约理论由于涉及概率密度的问题,需要用到积分;整体分析的框架也比主课所熟悉的宏微观知识高了一个档次。像我就是写了个两面市场的idea之后果断扔掉了当初的憧憬,在契约理论的铁壁面前知难而退了。相较之下淳子写出了拍卖的研究计划,令我好不钦佩。所以在前两个分野最好能想出至少一个idea,否则后面会比较头大。当然,如果有能力驾驭,进入面试自然也会被教授高看一眼。

笔试&面试

阪大:题量大难度高,挑会做的做。笔试好的话面试不会为难。

一桥:选择题难的话大题会相对容易,反之亦然。把握好基础题。给大题分配好时间。面试要面满30分钟,核心是研究计划本身。

 本期我出了东大、京大、一桥、阪大四所的经研,由于疫情的缘故,东大和京大都取消了笔试,改为书类审查了。履历没有亮点、本科还没有修过经济课程的我只好抱着抽奖的心态去摸一把了,京大书类审查没过也算是意料之内,心不诚则签不灵嘛。

 先考的是阪大。阪大题的特点就是量大难度也高,按往年来看,要完美地做完所有题基本上不可能。今年可能是因为疫情,整体难度下降了不少,收卷前五分钟我觉得已经稳了,字写得又好看,解题又规范,基本都做上了,awesome。然后翻过来一看,还有一道拉姆齐说的。反之我也被自己给整笑了,1分钟写了个制约式,1分钟猜了一个选择交了。阪大面试是比较慌的,一方面笔试有区分度的几个小问都错了,另一方面杰哥第一个出来脸上一副龙王赘婿的表情,而正在想这些的我前面的一个姐姐已经进去40分钟了。面我的是安田洋祐在内的三位老师,这里特别夸一下安田先生,之前对他的印象是经常上电视的有点浮气(?)的明星教授,实际聊了感觉是很踏实而且对学生很温柔的人。可能是沾了理论的光,阪大的面试没有太被为难。

 后考的是一桥。一桥可能是模考练习过最多次的,我自己总结了一个规律就是选择题难的话(要做近1个半小时),后面的大题往往很快能解出来;而选择容易(1小时及以内)那么大题就得费点功夫了。这次笔试属于宏观选择相当难,大题是一道循规蹈矩的产组的情况。考一桥那天状态不是很好,第三道简单的余剩面积竟然算不出来;眼见周围人纷纷翻页了心态有点崩。幸好后面慢慢手熟起来就不太紧张了。大家遇到卡壳也不必纠结,往下做会做的,也许慢慢地就找回状态了。一桥面我的是宇井貴志和植杉威一郎,可能是分到第二天一早的缘故,宇井先生上来就给了我很大压力。想告诉大家的是,遇到教授的追问或质疑千万不要被唬住,同样是做学术的,相信绝不是对你个人有什么意见,而单纯地只是想测试对于这份研究计划,你究竟了解到什么程度。所以即便语法错乱也没有关系,只要能表达清楚,就大声地说出你的想法吧。

写在最后:沐刃的小伙伴们

 疫情使我们戴上了口罩,朝夕相处的同学正脸或许都没有见过,于是心与心之间的距离似乎也被拉远了(误)。话虽如此,短短一期还是认识了不少朋友,施毅,淳子,杰哥,明同学,陈大佬,豪哥,崔姐,一丹姐,卓同学,李同学,廖同学,陈同学,楠姐,以及考上一桥聚过的哥哥姐姐们。如果未来你们有了更好的去处,借用淳子的一句话人生有梦,各自精彩。

 合宿,由于说好的同学一度都鸽了也纠结过,事实证明参加了不后悔。特别感谢桌游到凌晨还陪我们熬夜肝面试稿的陆老师陈老师(还有被迫熬夜的明同学w)。

 最后,希望看到这里的你的每一分努力,都得到应有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