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背景:国内 985 日语+国际商务双学位 GPA3.3 托福 86 N1 104(因为懒没有刷分...别学我...)
经济学基础:中级宏微观,统计计量高数都学过,成绩单都有,毕业论文写得金融学实证
合格院校:一桥(专修),京都(研究者)
落了的学校:东大公共,东大新领域
- 塾的选择
大一刚入学就编入了双学位的班级,所以当时就准备到日本留学,很早之前就了解到了沐刃(还是那个大家都笔试的时代....)但因为疫情一次次托福 JLPT 没有位置+阳了之后身体出现问题,没能毕业后马上出国...在家调整了一下之后决定走语校拿签证来上塾的线下课。
因为我的目标校基本都是书选校,所以我报名的是研究计划指导+书选班。书选班开课前有一对一的面谈,老师建议我尝试一下东大新领域国际协力,但我发现新领域的社会文化环境专业下设有都市经济学,我本科曾经写过日本不动产相关的论文,社文的都市经济学更适合我,所以没有选择国际协力,最后决定出愿一桥+京都+东大新领域+东大公共
- 塾的课程
研究计划指导其实是超浓缩统计+计量课,我本科有学过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所以听起来没有很吃力。不过本科学计量有点更类似于为了“完成任务”,只要能跑出数据就万事大吉,计量的理论知识其实非常薄弱。跟着研指课从头到尾顺一遍计量经济学不只是为写研究计划服务,体感更多的是为将来练习面试问题打好理论基础。但仅仅学习课上的模型,也不代表就能知道如何运用到实际操作里,所以下一步读论文也非常重要。研指课除线下授课之外,线上有统计和各领域的分野别介绍。尤其我出愿东大新领域都市经济,其实自选课都市经济的课程就基本覆盖了都市经济学整本书的知识点,插耳机听一下磨耳朵也挺有帮助。
书选课大致分为知识点+论文精读+计量+自己的研究计划发表,所有发表我一共鸽了一次...(那天下了好大好大的雨,风刮断了我从国内背来的和我一直相依为命的伞 TT 最后我试图直接冲进雨里结果根本走不动...来日本之后第一次在马路上想大喊我要回国 hhhh)本期书选班最后一次发表也刚好是我,我就选了自己研究计划里写得 did 模型的部分,刚好当做面试前的计量复习。
总体来说上书选班课一定要有提前准备,无论是研指课提前预习统计还是书选发表。完全没有基础地来听一晚上计量可能非常痛苦(顺便提...塾下课比较早的时候去附近那家 life可以买到很多半价^^)至于书选发表,事前准备可能会更加耗费时间,但可以锻炼自己的日语表达能力。以及,从好的论文里学习数据、模型的选择方法以及内生性和稳健性的检验方法等。只有读了论文,才能更好理解研指课所讲的计量内容。
- 关于研究计划
由于我第一目标学习是书选校,所以我更侧重研究计划的准备。写研究计划首先要确定好自己到底要写什么方向。关于选择方向,其实个人兴趣不太重要,还是需要有比较符合研究方向的老师更重要...塾有总结各个方向的老师及学校,可以参照目标院校选择研究内容的方向。确定好想写什么分野之后,就要考虑具体的研究对象,到底要研究什么和什么的关系。题目一定不是空想拍脑门突然来了灵感,而应该是选择有研究意义并且可行的研究题目。关于这一点,我个人建议阅读已经选定的分野的论文,去看经常被使用的数据库,对着数据库里的数据都有什么,再进行考虑。在选择数据的时候,也应该尽量选择微观的,可以再进行进一步分析的数据,这样在写研究计划和未来面试的时候可以更有话说,比如除此之外还打算进行怎样的异质性分析等等。正式开始写研究计划之前,一定要清楚自己的研究计划的理论机制是什么。体感模型其实都不是最重要的,因为这个模型不适合,可能换一个模型就可以了,但理论机制有问题,整篇研究计划都是站不住脚的。包括后期各所学校考前的模拟面试,メカニズム也绝对是必问的问题。有出处的理论依据+理论机制+可获得的数据+适合的 模型+对可能出现的问题的反思=能拿得出手的研究计划。每个步骤都履行之后再抠成品细节。
- 关于面试
大学院考试感觉问个人问题的很少,最主要还是应该侧重宏微观知识点、自己模型的计量基础以及研究计划进行准备。当然作为外国人,临场发挥的日语肯定不尽如人意,所以最好还是做万全准备,把能预想到的问题全部事前准备好这一点非常重要。由于事先知道一桥会考察口答知识点并且提问很详细,所以在面试稿准备阶段,我分为了基础问题、研究计划问题、宏/微观知识点、计量知识点 5 个文档进行准备。①基础问题部分大致有个人学习经历和择校原因等,这个部分的文档我更注重日语的“输出”,因为看起来都是比较简单的问题,但不预先组织好语言,面试时可能也会卡壳。我不追求可以一字不差地把稿子背下来,但写文档的时候,可以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想要传达给老师的意思才是最重要的。一定要用自己的脑子来组织语言,而不是复制粘贴机翻,那样根本记不住。②研究计划问题:这个部分最先应该准备的应该是まとめ,最好准备不同版本的,1min30s,3min,5min,防止时间太短说不完,时间太长又无话可说。其次是对于自己研究计划メカニズム的解释,一定要能有条理有依据地进行解释。有些老师可能会问得非常非常细致,比如某个角标,某句话,所以要对自己研究计划书必须熟悉,大家可能出愿之后都很少再仔细看自己的研究计划了。除此之外,新规性及研究意义也要特别重视,由此连带先行研究。对被列为参考文献的论文一定要面试前再熟悉一遍,并且能用简练语言概括论文研究对象、手法、结果以及和你的研究有什么不同之处。③专业基础知识:上课学了不等于会了,会了不等于能说清楚了。感觉自己好像会了,实际上一开口大脑一片空白,所以还是老老实实一条一条写出来。口述也不会问多么复杂的问题,基本都是基础知识,可能老师还会让举例说明,所以最好一起准备一下。写好稿子之后一定要张嘴读,通勤路上、散步、去超市的路上就脱稿自言自语,这样就可以知道自己哪里没有准备好。
- 关于正式考试
先说我落的两所:东大公共,这个喷不了,这个让我选我也会把我扔出去,托福成绩太难看了,觉得一桥够用所以就没刷分。东大新领域:这个纯属我自己有病,从柏之叶回来的第二天躺床上突然惊觉我第二大题答得驴唇不对马嘴....题头说得是高層ビル,我自己研究计划也写得不动产相关,整个大题像着了迷一样全写了我自己研究计划相关的东西....并且毫无知觉....但总体来说新领域都市经济的笔试其实不难,过去问官网也都能看,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试试(毕竟这里不要 gre 甚至不要推荐信也不用邮寄材料,英语也是现场考的东大 )。
再说我合的两所:一桥和京都。这两所就是我今年考学的最主要的目标校。但两所学校我报得コース不同。一桥我出愿得是专修コース,京都出得研究者养成コース。关于这一点感觉可以给和我同为本专业不是完全经济学出身,对京大高度人才书选没有把握的同学一点参考。我个人本科期间从刚入学开始就在外国语学院和经济学院两个学院进行学习,所以成绩单有经济学课程(京大要求单算经济学 gpa),但最终学位是管理学学位。所以出愿前我担心我可能会被视为并不是经济学出身,且高度人才养成コース不像一桥专修需要提供研究计划书,所以最终我决定报考要提交研究计划书的研究者养成コース,最后两所学校都顺利通过书选面试合格了。
一桥是两位老师面大概 40min,首先问了微观基础知识,之后马上就开始问研究计划问题,比较让我意外,甚至没有让我总结研究计划书就直接开问,感觉老师事先有认真看过研究计划。老师提到我的数据可能通不过检验,这一点我按先行研究中的检验方法进行了回答,但也没能说服老师,但说完先行和新规性+数据来源之后,老师对我的研究计划进行总结觉得我的研究可行,但我需要进一步学习。(听得我这个慌...是让我打道回府再学还是入学学啊老师 TT)京大是三位老师,京大面试最困难的一点我感觉是听力(可能我耳背),老师们不是坐在电脑前连着耳机,是在一个大桌子后面,最边上的老师有时候都看不到脸...听不清也读不了口型和脸...一共 20min 左右,没有什么很难的问题,还问了为什么要来京大以及未来进路这种基础问题。总结研究计划,为什么想研究这个,对研究计划的模型的计量提问了一下,我解释之后仨老师连连点头就把我送走了...(因为我是整个考试的倒数第二个人,感觉老师们以及有点不想听了)
- 关于心态
日本考学好像总是和孤独、焦虑相伴,国内同学都已经升学工作,独自在海外生活考学有这种心态在所难免,但只要有付出和努力就会有回报。中二一点借用一句东京喰种的台词“这世界上所有的不利状况,都是当事者能力不足导致的”,感到紧张、害怕其实就是没准备好,不努力能骗得了别人,但骗不了自己。做好一切自己能做的,剩下就交给命运的审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