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重度拖延症患者合格早大的经验贴
开篇惯例,先自我介绍:本科是广州某双非一本末流学校的经济学专业,N1140+,托福88,托业880+。虽然本科是经济学,但在大学期间基本没有好好学习,专业课的考试基本靠考前突击。来日本的时候基本已经把专业知识忘得一干二净,可以说跟零基础的差不了多少,这导致了我上老大第一节课的时候,简直就像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感觉自己之前四年学的都是假的经济学......
在国内考的n1和托业,在日本考的托福。能考托福就考托福吧,托业真的没啥用。因为日语和英语都是裸考的,所以并没有什么备考经验可以说...要是在日本考托福的小伙伴们,记得要带耳塞啊,我考的时候就是没有带耳塞,我在写作文的过程中旁边人还在考口语,导致我作文全程被带跑花了好长时间...个人建议最好是在上塾之前就把语言成绩给搞定,因为上了塾之后基本就没什么时间分心做其他事,n1只要合格就行,托福其实也不需要太高成绩有89分就足够用了。
我总共上了两期课,去年10月班和今年4月班。因为我是一个重度拖延症患者,所以一开始就计划先听一期,第二期再考学校。(个人认为能一期考上就不要浪费时间,不要想着给自己留后路吧,除非你跟我一样又懒又笨还不爱做题..._(:з」∠)_)
【关于选课】
主课:顺序是先微观后宏观最后各学校过去问,一周两次课,周六周日整个早上,每节课信息量超多。基本前期我的周末都是上午上课,下午趁热打铁整理主课笔记,看神取道宏的《ミルク経済学の力》对应的章节,再做武隈慎一的《演習ミクロ経済学》,俗称小黄书对应的习题,然后这样基本周末的时间就用完了。主课还是很有上两遍的价值的啊,上第一遍主课的时候由于信息量太大有时会有脑子转不过来的地方,第二遍主课的时候就可以对着以前的笔记思路跟着老大一起走了。然而小黄书上改做不来的题目还是做不来...答疑课也强烈建议不要落下,因为有时候老师会有知识总结,以及小黄书上很多题都是那种你以为自己算对了就会了其实你还不懂背后的メカニズム的类型,答疑课有时候讲的小黄书上的题也会打开新世界的大门......
ERE:上了一期ere,考了两回ere,最后拿了A+26位这样一般般的成绩。(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啊,不好好做题是拿不到好成绩的啊...)白老师上课条理清晰,没有废话,课基本就是跟着主课的进度再加上一些拓展的知识点。周一到周五除了上语言学校的时间,基本都用来刷スーパー過去問和ere过去问,再加上整理错题。Ere会比主课更早开始讲宏观,应对像早大这种特别早考试的学校很有用。
早大班:考早大的必报。第一节课值学费的一半,介绍早大各个老师的专门领域和面试风格,还有的看往期前辈们研究的题目,总之就是各种情报,哪些雷是不能踩的,对尽快开脑洞写研究计划很有帮助。后面开始做过去问,每次模拟考要在白板上排榜...脸皮厚一点就不怕了...
计量:如果本科没接触过计量或者统计的,还准备写实证的研究计划的小伙伴们必报啊。默默表白赵老师,上课风格就是用文字、数学推导还有图形去解释每个计量手法,讲的超级仔细、简单易懂。陈老师会带大家一起读论文,这期还开了研究计划讨论班,对写实证的我真的帮助很大。
【研究计划】
不想再去回忆写研究计划那段日子了......因为我是一个很拖的人,然而早大的出愿又是最早的...因为劳动经济学算是实证里面比较好写的,所以很多人研究计划都是这个领域的,一开始我是抱着绝对不选劳动经济学的初衷找题目的,但是一开始定的题目,是关于医疗介护费方面的题目,在我改第二稿的过程中,很不幸的,找到了一篇题目跟我一模一样,手法也是我想做的甚至比我想的还周全的论文...我又不能无视这篇论文,所以被迫重新开始想题目。决定改题目的时候已经离出愿截止不到一周,然而当时的我大脑一片空白。后来看了老大推荐的一本书,中室牧子的《原因和结果的经济学》。这本书基本就是在用大白话和案例在讲述计量经济学的各种手法,讲的都是一些根本的思想性的问题。看完这本书后我的脑洞终于开到了合理的地方了,由于这本书用了很多劳动、教育方面的例子,所以最后确定的题目还是回到了劳动经济学的领域上。总而言之,开脑洞加看这一本书花了两天,初稿加第二稿大概花了三天,本来还在改第三稿,但来不及等到老大的修改意见,我在截止前一天终于成功出了愿。
【早大考试】
早大是我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报考的学校。由于我是一个很拖很拖的人,所以我的刷题速度超级慢,慢到早大笔试临考前大家都把小黄书刷了好几遍了我才刚刚结束一周目的程度。同在第一梯队,但早大的笔试真的比东大一桥简单很多。应该说早大笔试风格很奇怪,很多题看起来很难但实际做起来就会发现真的都是纸老虎,顶多就是计算变态一点。笔试前,老大在群里面押了几道题,我记得当时那几道题我大部分都没算出来就一道囚人のジレンマ做出来了,结果囚人のジレンマ就真的出了,而且还是以老大叮嘱过的方式,从自己画利得表开始一直做到求出割引因子。但是万万没想到宏观最后一道大题竟然考计量了...鉴于这是我的第一场笔试,加上看到计量很慌然后时间就没有把控好,微观有道大题我题目还没看清就交卷了。考完之后整个人都是崩溃的,后来在考场外跟大家对答案发现没做出来的人还是很多的。笔试发挥的不算好也不算差吧。
早上考完宏微观下午就是小论文。小论文题目是根据报考的第一志愿的领域决定的,我选的是公共政策。由于考前一晚扫了一遍本科时期上的公共经济学的课件,答题的时候还是心理有底的。不过感觉小论文真的是在比谁写得差而不会谁写的好,练练日语写文章还有有必要的。
笔试发榜完一周之后就是面试,准备时间真的相当有限。虽然模拟面试我只上了三轮,但基本每一次模拟面试我都有去旁听。有时老大会总结面试中可能碰到的计量问题,大家基本上都是抄一溜的专业名词,有不会的回家就查书。鉴于我定研究计划题目前走了太多弯路,最后定稿时我没敢用很复杂的计量手法,就做了最基本的OLS加上固定效果。所以用于应对面试所需的计量知识基本都在我掌控范围内,模拟面试也没有太恐怖的地方,我觉得老大对我还是很亚萨西的了,基本没有在刁难我。后来大家都会相互提问计量问题一起讨论,我记得面试那天早上我还问了小伙伴内生性的数学定义是什么,然后轮到我面试的时候真的被问到这个问题了。面试一共俩老师,一主一副。我的主面老师是教计量的,我回答不上来的问题还会给我找台阶下,副面的是一个经济史的老师,全程很严肃,也对我的研究计划提出了很多建议。虽然实际面试多少会有一点紧张,但毕竟老大的模拟面试都过了,所以基本没有被问到什么意想不到的问题,整个面试过程还是很愉快地结束了。感觉早大的面试,如果是转专业的会有很大几率被问到小黄表或者小绿表,叫你去判断表上各种计量指标的好坏;如果是本专业的话题基本上就是围绕着研究计划展开。
总的来说不论哪个学校的面试,搞懂自己的先行研究和自己要用的手法都是非常关键的。我记得准备面试期间刚好赶上了最后一次陈老师的研究计划讨论会,当时我对自己的第一篇先行研究还有些疑问,就去请教了陈老师,当时陈老师还跟我提了一个思考方向:成绩也可以看做是努力的对数表现,后来老大面我的时候也问到了在我的假设中越努力成绩就越高是否成立,所以明确自己研究计划中作了哪几个前提假设也是很关键的。
由于早大真的太早就考完了,感觉就像是才考了一个期中考试学期就结束了。从广东来日本留学的人真心不多,当初我要是没有报塾一个人孤军奋战的话估计是考不上早大的,也不会在早大班认识跟我读过同一所初中的妹子,世界真是小啊...我是那一种特别不抗压的人,压力一大就想剪头发,自从跟同桌吕同学分享了如何自己在家剪短发的心得之后,两个人头发就越来越短越来越短...特别是感谢我的同桌吕同学每次我有不懂的问题都会为我解答,压力很大时还会听我吐槽。在准备早大面试那一个星期真的是压力超级大,非常害怕自己挂在面试上,还要准备永无止境的计量问题,这时候有能一起并肩作战的小伙伴们真的会变得更坚强一些。上塾不仅能考上好学校,还可以认识好多又优秀又可爱的妹子...可以说是很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