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格东京工业大学经营工学研究科

个人情况:

 国内二本院校,日语N2,经济学自学程度,托业550。

 2018年4月来到日本,被不靠谱的前辈介绍进不靠谱的某塾,在某塾的花言巧语下我开始了为期一年让人奔溃的考学。最后抱着回国前的最后一搏来到了沐刃,终于有学可上了。

 我的自身条件应该是塾里算非常差的了,无N1,英语烂,本科是个挂着211大学名字的野鸡学院,但还是被我挤进了第一梯队,咸鱼成功翻身。对于我分享的这些经历也许并不适用于塾里优秀的后辈们,但至少也能为你们辛苦的考学中带来一些鼓舞与希望。

考学概况:     

 在这半年中,要说我的经验,那就是:听老大的话,听老大的话,最后还是听老大的话。(重点必须说三遍)。看我自身条件就知道,我不是个学习能力有多好的人,再加上我自己都忍无可忍的懒惰,在对自己有这样清晰的认知下,我义无反顾的报了主课➕所有辅助课,于是为期半年的“美妙的学习生活”开始了。看着排的密密麻麻的课表,我这个懒汉每天都被学习安排得明明白白。

 虽说这次运气好撞上了一个好学校。但遗憾和后悔也伴随着我的考学一起落幕。

 记得去年买好飞往日本的机票,中介给我推荐的前辈给了非常多的建议,尤其记得当初前辈说的:“经济学只要报沐刃”。然而还是太年轻,在qq上一咨询,老大建议我先搞定语言再报课,于是我便被这中肯的建议成功劝退了。在别的塾里被强力安利了语言课专业课通年课的我,觉得简直经济又实惠,于是我就开始了语言和专业课一起学习的生活。当然结果可想而知,一年时间转瞬即逝,N1考了一次又一次,捧着一份完全拿不出手的英语成绩,想着通年课程可以无限循环的上,于是我非常有底气的一次又一次的逃课。

 考前临时抱佛脚的刷刷题,理所当然的考哪儿哪儿挂。然而就是这一年中一次又一次失败的经历让我对考学彻底失去了信心。而在本塾里大佬遍布,看着别人越来越强大,自己也越来越心急,那种自卑感更是一天天的膨胀起来。庆幸的是,在塾里紧张的学习氛围下,也有着互相鼓舞的小伙伴。记得大学学ACCA时的老师,从第一堂课就告诉我们:合格的科目越多身边的小伙伴也就越少,渐渐就剩自己一个人了。因此我特别理解学习的孤独感。但在塾里,一直都充满着忙忙碌碌补课的学生和自习的学生的身影。因为一道题亦或是一份让人抓耳挠腮的过去问,陌生的大家便轻易的展开了话题。我始终觉得女厕所的纸真的是非常神奇的存在。。而在这个炎炎夏日里,和小伙伴一起约米线一起约自习,应该是我在考学中最快乐的日子了。诸多废话,总而言之,考学这件事,第一步非常重要。初来乍到一头雾水时,听取一个好的建议,建立好的规划,接下来的路努力便可。

各类课程:

 接下来说说塾里的课吧。

 【ERE】报塾之前我也曾在诸多无法入眠的夜晚,躲在被窝里刷着各种前辈的经验贴(其实是想偷偷看看有没有塾里的资料。。。)因此,当时对辅助课的报名有了一些了解。所有辅助课中,我同各位前辈们一样,也持着ERE必报的建议。当然我也有一些考过ERE的朋友们认为,学习ERE是完全没必要的,诸多知识点在大学院笔试的考纲范围之外,刷题又占据了大量时间。但正是因为ERE的简单和大量详细的知识点,让我在不知不觉中打了一层厚实的经济学基础。每周一两节的ERE课,把经济学的基础分成各个类别反复反复的刷题,才能让我这个连小黄书都没有刷完一遍的人最终有学可上吧。

 【计量】计量课的重要性相信进群的第一天就能感受的到了。不论是面试还是笔试,计量的重要都是不言而喻的。由于大家本科各不相同,计量课教的非常细致,又是从0开始教。我觉得辅助课中最有意义的应该就是计量课了。

 【数学】可能是我在本科时最拿的出手的成绩是高数吧,数学课应该是所有课中最轻松的一门课了。虽然都是熟悉的知识,但我认为,数学课的意义就在于将所有曾经学习过的知识用日语重新熟悉一遍。另外刘老师的数学课思路非常清晰,熟悉日语的同时在脑海中清晰的形成一个知识框架。而正是这个数学用语和知识框架在学校说明会上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我参加的东工和筑波的说明会时,都被问及了数学水平。当时的我回忆着数学课所教的内容,脸不红心不跳的跟教授吹嘘着自己数学不会有问题。于是,和教授愉快的谈话也就展开了,顺利拿到了志望教授的首肯。

 【主课】第一天的说明会结束,我就立马签了保密协议,正式成为了沐刃的学生。当时事务老师还特别温柔的告诉我不用急着签保密协议,等听完第二天的课再决定是否要报名。听完事务老师的话我突然慌了,心想:完了,被吹得神乎其神的塾不会有什么坑吧。然后既兴奋又紧张的跑去上了第一节课。第一节课的消费者理论真的把我惊艳到了。要说除了平日里和小伙伴们的互相鼓励之外,老大精彩的课带给了我许多自信与勇气。每次4小时的课我完全不敢喝水,非常不舍得因为要去厕所而漏过知识点。而备考中,笔记的重要性也尤为突出,基本上的过去问都能在笔记上找到答案和思路。如果考前时间紧张,只把笔记全部过一遍对于大部分学校的考试应该是非常好的备考策略了。

 【冲刺前后期】本以为自己不考早大却报着冲刺前期课,占用了大量时间而使我出愿时手忙脚乱通宵赶研究计划书,这让我曾一度很后悔报前期课。但当开始了过去问以及冲刺后期班时才明白,不会有白上的课,也不会有白学的知识。在后期的课程中,不禁频频感叹,这个那个冲刺前都有讲过呢!而对我帮助最大的应该就是多到傻眼的模拟考吧。本身我自己从小就非常惧怕考试,大大小小的考试测验,只要我一上考场,脑子就会立马切换成“高糊”模式。看错漏看题不说,还会乱写一通。于是,不管每次考试发榜时自己名次有多么落后,我觉得在每一场模拟考中不断的调整自己的状态,查漏补缺,最后在真实的考试中也有一种模拟考的感觉。

 【研究计划书及模拟面试】关于研究计划书,还是要纵观一遍自己预计要报考的学校后再定主题。由于我这次报考的学校不少,导致我面谈过的教授就专门写一篇,换一个学校又重新写一篇。于是前前后后研究计划书,指望理由书,学习计划书一共写了4篇研究方向完全不同的,因此我总有一种开学~考试,我一直都在写研究计划书的感觉。当然,面试的时候才是奔溃的时候。

 我参加的模拟面试次数并不多。第一次的模拟面试,看见老大那张仿佛拖欠了三个月学费一样的表情,瞬间就懵了。第一次的模拟面试下来,我才意识到自己的面试非常需要和笔试一样的精心准备。本来觉得抽个时间去旁听一下便可,反正step1的问题大家都是一样的。但经历过老大板着脸投射过来的目光后才明白,自己背诵练习和真正的被老师看着练习是完全不同的。当老大说:“不行,下次重新step1”时,我才更加小心的写背诵稿,反复看着研究计划书指导课的笔记,就怕下一次的模拟面试又不通过。也许是经历了老大的魔鬼面试,也可能是东工的教授过分亚撒西,我竟然在真正的面试上偷偷的观察着教授的表情,每当看到志望教授对我投来别有深意的眼神时,我立马止住自己长篇大论的演说。

 【大学院说明会】我个人觉得,亲自去一趟说明会是非常重要的。每当各个学校的说明会开始前,塾里就会有说明会的一些信息,qq群里大家会非常有气氛的讨论着某某学校的说明会时间等,这也让我节省了许多搜集调查的时间。而像筑波中央等学校,塾里还会开专门的指导课,老大一个一个的分析着每个教授的情报。而我在筑波说明会那天,没听老大的意见踩了雷,和老大十分不推荐的教授聊了好久好久,然后被教授鸽了。

 东工的说明会我去的很突然,当天早上语言学校刚好带着我们去国立国会图书馆见学。于是趁此机会想着搜集点资料写研究计划书的我,打开了学校官网,想从教授的研究方向中找点灵感。突然发现当天下午有说明会,于是完全没有研究头绪的我,开始手忙脚乱的构思起来。身边也有许多小伙伴觉得说明会去不去都无所谓,连研究计划书都没准备好就去见教授是非常不好的行为。于是等着事后准备万全了再发邮件与教授见面。但我去东工的说明会时,虽然官网的通知上写着要带好研究计划书去。但不乏也有教授并不介意研究计划书。我与我的志望教授聊了一下午,除了教授很耐心的跟我介绍了他的研究方向外,就是询问了很多关于我的学习情况,以及我对经济学的看法等,然而好巧不巧的,面试的时候,教授又把这些问题一模一样的问了我一遍就放我出来了。此外,在学校开放日不要因为交谈了一两个态度不好的教授就心灰意冷了。如果觉得这个教授没戏,那就赶紧换一个教授继续聊,毕竟谁知道能和第几个教授谈天说地呢。

 关于考试前后的那一点小心得:

 在我的备考中,我没有别人那么努力的做完一本有一本练习册,每周跟着课程安排做完过去问等着听讲,趁着坐电车时和在语言学校的课上掏出笔记背一背,然后考试的日子很快就到了。

 许多人都会认为,沐刃是经济学大学院的保险箱。我觉得,是吧也不是吧。记得从第一节研究计划指导课中就听到老大说:要听话。确实呢,塾里所有的课安排的都非常巧妙,明明是不同的课,上着上着渐渐的各门课程就开始有了链接融会贯通到了一起。跟着课程的节奏,好好上课按时写题,即使是无能的自学者,在几个月后一定能感受到自己质的飞跃。但如果交着学费不跟着老大的安排学,进沐刃可绝对无法等价于大学院合格。所以于我而言,良师与努力是我考学之路上的合格s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