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格早稻田大学,一桥大学经济学研究科

两败两胜——一桥、早大经济学研究科考试心得与合格经验

    现在是北京时间凌晨四点五十一分,不是我不想睡觉,而是回国之后暴饮暴食肠胃炎犯了在床上睡了太久,四点就自然醒了。躺床上总结了一下备考期间的各种经验教训,趁灵感还在,爬起来把字给码了。
    
    先说说我自己。国内非985211某一本出身,本科会计,学过微观宏观的一点点皮毛知识,学过统计学但它仿佛没有在我脑中留下一点痕迹。因为太不喜欢会计所以想换专业。来日本前两个月把托福考了,考了两次,一次裸考86,一次苦学90,呵呵。15年1月来到日本,日语靠自学混了个N2,口语能力基本没有,在成田机场是第一次开口说日文。那时候大学还没毕业,毕业论文还没开始动笔。这点其实算是一个教训,因为4月份开始上塾,一旦开始上塾,时间就变得不够用了。但由于要写毕业论文,6月还得回国答辩,每天在毕业论文和语言学校作业(当时觉得自己日语太差因此语言学校上得非常认真)的夹缝中学经济学。研究计划也是6月答辩结束才开始构思,说是构思其实根本毫无思路,只想着能赶在出愿之前写出来就算成功。这里插播一条经验,研究计划能早选题早选题,能早动笔早动笔,千万不要拖。那时候在qq上缠着老大(记住这个名字!)问了许多弱智问题,老大都一一言简意赅地回答了。夏天报了东大公共和一桥经济两所,意料之中的全挂。其实当时是应当礼节性地哭一场的,然而当时心大得漏风,也明白是自己努力不够,根本没有资格流眼泪。夏天错过了很多机会,现在想想也挺遗憾的。不过确实是积累了不少经验值。
    
    说说沐刃塾。当初在小春闲逛的时候偶然看到了前辈们发的经验贴。点开发现有打广告嫌疑,讲真,一开始我是拒绝的。后来觉得大家都写得内容详实文笔真挚,怎么看也不像是假的,于是就搜了搜塾的主页,看到老大以前写的博客,觉得特别有意思,就迅速报了四月班。
    至于第一节试听课对我影响有多大呢,可以这么说,试听课之前我还在犹豫要不要考经营,毕竟本科专业就是会计,对自己数学也没有什么信心。但是听完之后就下定决心,就学经济了,而且要好好学。
    ……尽管如此四月份结果仍然不尽如人意,可见只凭一腔热血还是不能成事啊朋友们!十月份重整旗鼓报了早大班和一桥班。想着大不了在语言学校再呆一年,不想给自己太多退路,于是冬天也只出了一桥和早大两所。早大班的内容就是早大过去问和模拟试验,虽然很多人觉得早大班内容基础(可能也许大概是因为早大的题相对比较基础),但我觉得因为早大班的过去问和主课的进度比较同步,其实对知识巩固和解题能力都是一个提高,加上武隈练习册(武隈愼一「演習 ミクロ経済学」)和super过去问,以及主课讲过去问期间的海量过去问原题,总之体力是有限的,要做的题是无穷的。后来1月份开始的一桥班,就比较虐了。老实说,每次上完一桥班出来,都是心如死灰形同枯槁的状态,走在路上只觉得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自己本身水平不够,内容也确实是很难,就算听懂了也还是觉得做题费劲,觉得知识的海洋无穷无尽而我好渺小QAQ。每次上完一桥班课后笔记都要啃上好几天。后期临近考试的时候已经开始自我排解了,考试嘛就是一个努力抓住机会超常发挥的过程,用有限的能力发挥最大效果吧,每晚给自己熬碗心灵鸡汤再睡。
    
    说说一桥和早大。
    先说一桥,夏天考过一次,笔试自我感觉良好,面试被虐得体无完肤。冬天考过一次,笔试自我感觉良好,面试被虐得比夏天还惨。至于为什么冬天上了夏天没上……其实应该还是笔试的问题,夏天水平比较差,自我感觉良好估计也就是个中等水准,冬天在笔试方面应该是提高了不少。笔试20道选择题+一道大题(微观宏观二选一),冬天外国人入试还得加个日本语。夏天就不细说了,冬天考完了解了一下这次大家大题大都选的微观,而我知道自己逆选择那题肯定做不对,于是一咬牙选了开头三问还算简单的宏观,第四问开始就能蒙则蒙能编则编了……日语不难,就是对着汉字标假名,对着假名写汉字,名词解释和阅读理解啥的。但对于来日时间不长、学经济学期间又基本放养了日语学习的朋友们来说也不简单,好在比重似乎也不大,跟往年还有不少重复的词,考起来比较轻松。冬季一桥笔试发榜与面试同一天,上午看完成绩就要立刻换上正装准备出门。因为夏季面试的阴影还在,所以这次面试准备得格外认真,模拟面试能去的都去了,老大的压力面试还是非常锻炼人的。知道自己笔试比不上塾里大神们,因此面试有点豁出去的意思。一上来是志望动机和研究计划的まとめ,十分钟,比较常规。没想到接下来场面就开始失控,一个问题抛出来就让我分分钟重新做人。基础问题一个也没有问,一直在纠结我研究计划里不严密的地方。后来又开始让我解释agency problem,其实本来是个挺简单的问题,然而当时大脑已经机能坏死了怎么都说不到点上。整场面试里对自己唯一满意的一点就是,无论内心如何惶恐如何绝望,表面上一直是从容地微笑着回答下去,即使被问到很刁难的问题,比起直接说老师不好意思我不会,还是拼命地向教授传达我真的多多少少懂一些比较好。虽然后者会显得十分狼狈,还有可能被教授无情打断(哭泣)。一桥面试完失落了很久,也反省了很久,出结果那天也没自己查成绩,就想看看一会儿群里有没有哪位朋友发个截图。看到自己考号的时候正在坐电梯,失重感伴随着窒息感,这种被雷劈中的感觉大概生命里难有第二次。

    再说说早大。早大的笔试分微观宏观两个部分,全是解答题,计算量大,但整体难度跟一桥相比平易近人得多。老大说过最理想的情况是,基础题一分不丢,难题尽力拿分。然而我这次早大的笔试答得非常不理想,很简单的基础题没算对,难题又没来得及做完,属于最糟糕的情况。但是小论文写得还算顺手,托福成绩也还行,估计笔试能过它俩是功不可没。面试的时候因为一桥结果已经出了,所以心态比较平和,碰到的教授也比较温柔,大多是模拟面试里老大问过的问题,研究计划里存在的问题也不过分刁难。面试里问到的计量经济学的问题也不难,给了一张回归式的运行结果,让指出其中的问题,跟往年问过的题目非常像,老大的面试指导里也提到过。总的来说考早大整体比较风平浪静。

    说说经验吧……其实比起经验更像是教训。

1.做题做题做题。
    对于学霸们而言做题根本是他们的日常……但对于我等解题速度慢时间分配又有问题的学弱而言,对做题甚至有些抵触情绪。夏天写毕业论文的那段期间基本没怎么做过题,所以等答辩结束再拿起武隈练习册的时候发现自己解题能力跟刚刚开始学时没两样。老大讲课非常深入浅出生动形象,通俗简单的例子信手拈来(此处略去1000字褒义评价),主课上很少出现听不懂课或者看不懂笔记的问题,但容易让自我定位不太准确的朋友们(比如我呀)形成自己学得还不错的错觉。周末一天要听4小时课,笔记一般要记个四五页,只拘泥于看懂笔记固然是不够的。听懂知识当然是最重要的,但听得懂最终还是要回归到会做题上,做熟练了不但不抵触,反而有点跃跃欲试的意思。既能提高解题速度,还能总结出一套自己的解题思路,一举好几得。

2.多交朋友,不然一个人在东北姑娘吃定食会很撒比西。
    又是一个教训。夏天在塾里比较独来独往,没有能一起约饭一起做题的朋友。四月份开始上塾,十月份还不知道东北姑娘到底在哪(这不是重点)。不得不说备考过程里压力确实是比较大的,到了后期碰到不会的题或者不小心钻了牛角尖想找人一起讨论的时候,一个人坐在语言学校的自习室里觉得特别无助。塾里的同学们都很努力,很优秀也很可爱。能有一群相互扶持相互打气,相互问问出愿截止日期,相互提醒别忘了带准考证的小伙伴,是件多么幸福的事啊!

3.机会总是垂青于不怕出丑的人。——沃兹基硕德
    四月班的时候模拟面试一次也没有去过,理由就是不敢。现在想想真是愚蠢极了。塾里的模拟面试就是,老大坐着你站着,然后下面几十双眼睛看着你在台上被老大面(nue)。其实这种紧张感无形地敦促着你事前好好准备,还能模拟实际面试时的心境,是件好事儿。面试的时候老大会准备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你的大名,把你ok的部分和不足的部分,以及需要准备的问题都写在上面,面完的时候会递给你。并且每次面试都会有新的纸条和新的问题,难度也在一次次提升。对于面试没有自信的同学而言,真的非常有用。

4.关于计量经济学
    如果写实证方向的研究计划,计量经济学应该是和微观宏观一个重量级别的学科。但是由于主课没有这门学科,并且它的重要性要到准备面试的阶段才会体现出来,因此常常会被忽视。其实参加四月班时我是报了计量课的,张老师上课很有趣,开头几次课听得劲头十足。然而毕业答辩(是的都是毕业答辩的锅)需要回国两个星期,计量课也没有办法补课,两周之后再来上课发现已经完全跟不上了。硬着头皮上了两次课发现还是没法适应,之后干脆就没再去上过,这是我整个备考阶段最后悔的事情之一(之二就是上面提到的四月班没有去过模拟面试),到了冬天自学计量的时候就非常吃力。

5.关于语言学校
    我觉得对于日语基础比较差的同学,其实语言学校的学习是挺有帮助的,尤其是语言学校老师的教学能力比较好的情况下,确实能学到很多东西。但语言学校进度普遍较慢。如果因为语言学校的课程影响塾里的学习就非常得不偿失了。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议不希望出席率太难看的同学跟语言学校的老师协商一下,调剂到上午班。因为塾里辅课(如ere班、早大班、一桥班etc.)下午和晚上居多,就算是晚上的课,语言学校下午班结束之后往塾里赶也未必来得及。

    最后想说一句,备考期间再苦再累,也要努力给自己找点乐子。没有愉悦的心情是没有办法好好学习的。每次下了塾回家路上,有时候等着红绿灯就忽然觉得自己像活在少年漫画里一样,虽然十分疲惫,但是知道自己在慢慢强大起来。所以就算难题听不懂,模型拎不清,教材还有那么多没有看完,也不要被负面情绪支配。记住没有什么是姑娘家的一份排骨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再加份猪蹄。

    不管是即将开始上塾还是即将踏入大学院的同学,接下来的生活都是新挑战的开始。趁着年轻多经历一些失败与成功、丢脸与风光,才比较不亏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