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格京大经研

合格京都大学的经历分享

(说不上是什么经验帖,大家凑活看看吧)

简短地自我介绍一下:

  出身江苏某211大学的某某经济管理专业,大学里课程修到了中级宏观经济学、中级微观经济学还有比计量经济学更高一个层次的多元统计,但是和其他专业的同学一样,也是把日本的宏微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从头开始学再考试的,所以本科专业没什么差别,只要来了日本之后好好学,大家都一样。

  大学里GPA蛮高的(后来发现来日本直考修士根本用不着),语言成绩托福96分,N1 129分,这些都是18年4月来日本前考好了的。关于语言成绩,我是建议大家最好都在国内考出个N1,托福尽可能带一个成绩过来,虽然说是越高越好,但是其实七八十分在这里就够了,毕竟日本不像欧美系国家那么重视你的托福成绩和GPA,在日本基本就看你修士考试的笔试和面试成绩,语言成绩只要不是太差都OK。另外没有托福或N1的同学也不要紧张,也有的学校是不要求托福或者N1成绩的,比如阪大不要托福成绩、一桥和京大不要求N1等等,这些老大在私塾开课的第一节课就会给你整理好的~总之,只要别一边备考修士一边还要考语言成绩就行,学经济时间已经感觉怎么都不够了再考一个语言emmm会加速脱发。下面是对于这一次为期五个月的备考,我想给即将来日本考试的同学们介绍的一些内容。

Part1 所用书籍

  小黄书,第一遍跟着主课的进度走的,把定义、证明都搞懂、书上的题都做一遍。我日语基础太差,看书效率很低,于是就是自习的时间用来看每一章前半部分的知识点,上午在语言学校就看例题,跟着列式子写过程。第二遍再挑着重点看一遍,我是7月才开始刷第二遍小黄书,花了半个月左右的时间。在正式考京大前一个星期又刷了第三遍,第三遍加起来可能只花了两三天就做完了一整本,最后京大考试的时候非常震惊,怎么微观题这么简单,做完小黄书、老大的主课笔记都看过一遍的人绝对满分啊,后来出考场也果然大家基本都全做出来了,小黄书和主课笔记太棒了。

  神曲道宏、奥野正宽的微观教科书我都没看,我属于刷题党,比较喜欢从做题中自己总结常考的重点、了解出题倾向。刷题我买了「ミクロ経済学过去问」,都是选择题,用来准备ere还不错,书里有很多套路教给你,能帮助节约做题时间(仅限于选择题);然后是「ミクロ経済学の技」,里面的大题挺不错,公共财和ゲーム等等的大题练习,算少而精的,用来准备京大的大题正适合。最后很重要的就是各个大学的过去问,我是从考前一个月开始,尽量每题都看过去,虽然没来得及看完但是边复习边把常考的题型都摸透了。老大一直赞扬横国的题出得好,我就从横国的题开始看,然后一桥、京大、神户、上智的题都复习过去了。一开始是自己动笔算,后来速度就上来了,一看这个题属于什么题型、有什么陷阱脑子里过一遍就看下一题,看得越多越有成就感。

(宏观和数学)

  宏观经济学的部分我看书看了两套:福田和二神,语言学校上课时间看的,老大主课上会给划重点,他的说法是宏观要一行一行一个字一个字地看过去,看教科书会非常重要;宏观的刷题我只用了「マクロ経済学過去問」这一本(适用于考ere和东大公共的同学)和各大学过去问,做过去问真的很重要啊,即使不是一题一题地算也要认真听老大讲过去问,把要点记在旁边,方便自己以后复习。

  数学我买了老大推荐的コア講義(线代和微积分两册)和大学生の線形代数、大学生の微分積分,但实际上看书只看了コア講義的线代和大学生の微积分,有这两本就够了我觉得。跟我一起考京大、准备数学的同学推荐的是石村園子「やさしく学べる線形代数」,零基础也无压力,京大的线代确实考得很简单,这两本选一本看就行了。

总结:

微观用书:小黄书,ミクロ経済学の技,superミクロ経済学公務員試験過去問,各个学校的过去问试题;

宏观用书:福田、二神的教课书,superマクロ経済学公務員試験過去問,学校过去问试题;

数学用书:大学生の微分積分,コア講義線形代数orやさしく学べる線形代数。

ere:学习阶段边做塾里安排的宿題边做两册公務員試験過去問,考前复习阶段刷往年真题(就是宿題的题),身边ere考得特别好的学霸就是把往年真题来来回回刷了三遍。

可以看到我看的书真的不多,绝对不属于学有余力的类型,但是把这些看下来尽全力去学已经足够考上好学校了。

看的书肯定是越到后期看的书越少,我8月最后一个月复习的时期里只看主课笔记、小黄书和学校过去问,不要到了最后一个月才开始翻super看,super只适合刚开始学习经济学在打基础的时期看,最后一两个月的时候可以丢掉它了。

Part2 课程选择

  课程上我除了主课还报了ere、计量课、东大一桥班。2018年是一个无数撞车的一年,先是早大和ere考试在同一天,然后是东大经济和京大经济在同一天考笔试、东大经济和一桥在同一天面试,后来又因为台风,京大改期到了和东大公共政策在同一天笔试种种…所以我四月份的时候在早大和ere的取舍之下选了ere,打算如果这次夏天第一梯队的学校没合上的话冬天拿ere免笔试,用ere的S出愿。但是如果能重新来一次我一定会同时报早大班和ere班,然后去考早大。因为在塾里的后期里我明显感觉学得没有早大班的同学好,早大班很早就能带你进入做真题的进程中,还可以早一点开始准备研究计划书、练习面试,非常好的一个辅助课(可惜我当时没选)。

Part3 如果重新来过我会怎么做

  首先我会同时报早大和ere的辅助课程,不考ere去考早大,如果考上了早大,那么早大就是你的保底校,如果没考上早大,你也比别人提前复习过一轮了,怎样都不亏;其次是硬憋也要憋出来一份研!究!计!划!书!没有研究计划书给了我很大的局限,这也是我只报考了京大经济和东大公共的原因,回想起来我连保底校都没有,多么围险!而且从京大最后录取的结果来看,他们的研究者养成报考22人,录取14人(其中笔试合格15人,面试只刷掉一个);高度专门人才报考109人,录取36人,相比研究者养成的录取比例小了很多。所以我想说的是,一定要有研究计划,上可冲刺第一梯队、下可选择很多保底校。不要和我一样只报那些不需要研究计划书的学校或专业,万一没合格就得再来半年,风险太大了!不要学我!不要学我!

Part 4 报考学校的建议

  我自己因为没有信心写好研究计划书所以只报了京大经济和东大公共,而且当时我心态好,想着夏天考不上就12月考京大MBA好了,其实MBA今年缩招了也不是很好考了,还是夏天一次合格比较好。

  虽然我自己不是选学校选得最好的例子,但是经历了这半年的备考,我认为这样报学校是最好的:第一点是报学校的数量,三个左右会比较好,其中一个保底校,两个自己想去的学校;第二是听从老大的建议,同等层次的学校报一个关东地区报一个关西地区,关西的学校比东京的竞争小很多,也算比较保险。

  最后,感谢沐刃塾里的每一位老师,上课的老师都很优秀,前台老师都很美而且办事效率极高,也感谢收留我一百多天在咖啡厅里学习的カフェベローチェ(sunshine city旁边有两家咖啡厅,座位和氛围都很适合长时间学习,比图书馆三个小时排一次座位方便太多),和每天效率不高但是也很努力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