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基础半年时间考入东京大学公共政策大学院的经验回顾
上塾之前我其实已经在日本待了一年多的时间。我在大学时的专业是对外汉语,但我更喜欢哲学和政治学这类社会科学,所以大学时代大部分时间都用来看自己喜欢的课外书,而不是刷GPA准备留学。等到大三开始筹划出国的时候,才发现以自己的履历不可能申请到欧美的社科类专业,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听留学过日本的教授说在日本转专业会比较方便,于是一边写毕业论文一边拖拖拉拉地背了下五十音图,在16年底以近乎零基础的日语水平来到了东京。
刚来日本之后立刻开始寻找政治或国关之类的修士项目,也是从那时候开始慢慢了解到日本留学是一件多么复杂的事情。大部分的学校都需要学生的研究方向和教授一致,还要求写出一份有水准有新意的研究计划,这对于我这种专业课纯属自学,日语又半句不会的人来说完全是无法跨越的坎。我只能硬着头皮一边苦学日语,一边用英文给各个学校的教授写套磁信,希望去门下先当个研究生。在日本的第一年基本上就是不断的被各种老师婉拒。尽管我为了写好研究计划读了很多相关学术书籍,但因为东京根本找不到辅导政治学的塾,所以也没有老师能帮忙指点。
到17年底的时候,失败了一整年的我知道自己已经彻底没有希望了,才开始在网上搜索各类进学塾的信息,然后就接触到了沐刃塾。我对经济学一直也很感兴趣,大学期间就读过曼昆教授的《经济学原理》,所以对学经济学并不排斥。而且经历了过去一年的失败,我已经认识到了专业指导的重要性。所以在反复权衡之后,报名了来年4月班的主课。接下来的几个月就是做一切必要的准备,在12月考下了148的N1,1月考下了109的托福,然后又自学了一点《托马斯微积分》。
正式上塾的第一周我其实是很受冲击的。之前只接触过曼昆老师的教科书,而曼昆的书是写给业余读者看的,全程用文字娓娓道来,几乎没有用到数学,非常的文科生friendly,这导致我对经济学的印象就停留在了“用嘴说”这个阶段。直到第一节主课被扑面而来的数学式子砸成脑震荡以后,我才意识到自己走进了多么大一个坑。经济学这门学科可以说有三种语言:文字的语言、图像的语言和数学的语言。任何一个理论都可以用这三种语言来描述,也只有在看懂了三种描述的情况下,才算真的理解了一个理论。举个例子,供需平衡的价格理论,在图像上就是那两条相交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用数学表达则是供求函数的联立解;用文字来说,就是价格带来供求平衡。现代经济学的本质是数学,所以之前只接触过文字和图像的我,头一个月的感觉就像是为了听法国文学课提前读了译著,上了课才发现用的教材是法语原版。
开头的一段时间虽然非常艰难,但坚持下来后还是很有收获的。老大讲课确实非常厉害,能用精准又易懂的语言讲出每个模型背后的思想。这可能也跟经济学本身的魅力有关。经济学的模型无一例外都是把现实世界中最重要的关系抽取出来,用数学的形式来进行符合常理的推演,而最后得到的结果往往能很好的解释观察到的现象。学经济学最开心的时候,可能就是在一堆抽象的数学演算中,看到现实事物间最本质的联系。这种互相打通的感觉几乎能让人变成一个自然神论者。但是开心归开心,学习本身还是非常痛苦的。我数学基础很差,所以也不爱刷题,把更多的时间花在了看书上面,神取、福田、森田果的书都翻了很多遍。但事实证明这种文科生的学习方法虽然利于对经济学思想的理解,但完全不利于考试,这一点在早大班的模拟上体现的尤其明显。几次模拟下来,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知识点虽然都会,但一考试就紧张地做不出来或是算错。原因很简单,手不够熟。要对付早大这种考得很早的学校,必须通过短时间大量刷题来提高自己的应试技巧。所以早大考前的一个月我改变战术开始疯狂做题,有时候直接写到半夜两点,这样才算是慢慢赶上,成功合格早大。
考上早大之后我就把全部的心思放在东大公共了。东大公共是我最想去的学校,它不仅开设经济学的课程,而且还提供国际政治相关的コース,考上之后可以进去学习政治学和国际关系,某种程度上也算是曲线救国实现自己理想。而且东大公共新上任的院长高原明生老师,正好是我来日本时第一个联系的教授。我在联系他那段时间看了很多他讲课的视频,所以在公共的说明会上看到他本人时也觉得分外的亲切。根据过往的经验,东大公共在考察学生时最注重的有三点:本科的背景、语言能力、笔试和面试的表现。我的语言成绩虽然高于平均值,但和拿不出手的本科背景正好互相抵消掉,所以我考上的唯一希望就是笔试和面试。公共的笔试非常特别,一方面有很多简单的题,需要你基础扎实算得准;一方面又有很多怪题偏题论述题,需要你进行针对性的学习。由于前者主要集中在微观,后者主要集中在宏观,所以我一开始就为自己制定了“微观往下学,宏观往上学”的计划。在考前的两个月里一边刷小黄书巩固基础,一边针对宏观的拓展部分去学一些复杂的新模型。备考公共笔试我感觉最有用的几本书一是super过去问,不论微观宏观都包含了很多公共常考知识点;二是在塾内不太受欢迎但其实非常有用的福田小册子。福田老师是我读过的所有日本经济学家里文笔最好的人,看他那两本宏观不仅能补充一些琐碎的知识点,还能潜移默化提高日语写作能力。福田读两遍,下笔如有神,我在答公共的论述题的时候基本上都是五分钟结束战斗,因为所有的句型都已经印在脑海里了。
东大的笔试我其实感觉自己考得不好,并且为此自责了很久,所以最后进了面试也有点心里没底。公共的面试很玄,没有多少固定问题,很多时候都是老师根据你的背景随便问,因此准备起来也很难。因为公共喜欢表达能力强的人,我考前在YouTube上找了小泉進次郎演讲的视频,学习他讲话的语调、动作和遣词造句。
面试当天我排在第一批进去,教授一开口我就感动得想哭。他说你笔试答得挺好啊,又是转专业来的,经济学是怎么学的?我立刻把早大面试前就准备过的小故事又讲了一遍,教授很满意,然后旁边的老师问了我几道数学题和“公平”的定义。最后五分钟教授只问了我一个问题,因为我学习计划写的是将来想当政策咨询,他就说假设你是日本政府请来的咨询,自己挑一个日本现在的社会问题,然后给一套解决方案。我就回答说日本最严重的就是高龄化带来的人手不足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案有三个:工厂自动化、提高女性就业和引进移民。方案一需要时间投入,方案二可能会进一步降低生育率,方案三在日本国内支持率很低。教授接着问能不能更具体一点,我就以方案三为例,说在考虑移民政策时第一要权衡门槛问题,比如什么样的教育水平才可以移,二要考虑移民融入日本社会的问题,并且举了德国的年轻穆斯林因无法融入而跑去参加ISIS的例子。全程都用日语磕磕巴巴地说下来了,可能因为反应很快又比较有条理,教授的表情很满意,最后出来时感觉自己特别稳,当然还是一直等到最终结果发表后才真正松了一口气。
回顾自己这六个月的经历,很庆幸付出的努力最终换来了回报。这回报不仅仅是去东大学习的机会,还包括了刻进骨子里的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我现在看到很多问题都习惯于在脑海里搭一个简单的模型来理解,对“学习”这个问题也是这样。前几年很流行一个“一万小时法则”,一万小时本身当然是个噱头,但这个法则背后的道理是正确的:任何一门技能的习得都需要长时间的重复练习。不妨以这个理论为基础来做一个模型。我们假设一个人的经济学水平L {level}等于他投入的学习时间H {hours},即
L=H
又因为一个人只有在集中注意力学习时能力才会提高,而人不可能一直集中注意力,所以我们要设定一个有效时间平减指数E {effective learning deflator}. 以我个人为例,我用一个小时的时间来“学习”,真正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时间可能只有半小时,所以我的平减指数是0.5.
L=H·E
接下来,考虑到每个人的智商不同,聪明的人学得更快,我们还需要加上智力乘数 I {intelligence multiplier}. 智力一般的人比如我,这个乘数的取值就是1.
L=H·E·I
最后,我们加上一个代表现有的经济学水平的常数项C {current level} 之后,这个简单到爆炸的经济学模型就完成了
L=H·E·I+C
虽说简单,但模型的力量在于它的解释力和指导实践的能力。这个模型,如果参数正确的话就能指导我们计算需要投入的学习时间。假设要在早大的笔试中取得70分以上的成绩需要累计400个小时的学习,即L=400. 那么一个智力正常{I=1},注意力普通{E=0.5}, 又是零基础{C=0} 的人,需要花多少时间学习呢?答案很简单,H=800. 四月班的备考时间有三个月,所以我们把这800再除以90天,最后得出的结论就是想考上早大每天要学8.888888888·······小时。(很像是早大会出的题目)
八个多小时,听上去很恐怖,但也不难实现,尤其是对于我这种几乎报了所辅助班的人来说,每天的听课时间就占用了四个多小时(也是效率最高的时间段)。我在上学的电车上也会站着看书,老师讲日语我就在下面刷题,算下来每天的学习时间差不多就是八个小时。没有这样大的投入,是没有可能在几个月的时间里学会一门全新的专业的。所以,所有怀抱梦想来到塾里的同学,都一定要有拼命去学的觉悟。难懂的内容一遍看不懂就看十遍,复杂的模型准备好一摞草稿纸一步一步去推。
Every great achievement was a vision before it became a reality. 只要拼尽了全力,零基础考上东大也是理论和实践上都可行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