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格东京工业大学经营学研究科

在沐刃塾的泣血考学心得(教训)

  本科是某985大学经营专业,绩点不高,经济学不算零基础但是也忘得差不多了。托福84,N1 128 。

  由于本科学的经营所以刚开始想接着学经营,听了宣传做得挺大的某塾试听课,发现完全是照本宣科。觉得没有技术含量,且不大靠谱,于是赶在10月份开课前跑来报了沐刃塾。

  冬天可报的学校本身就少,一梯队只有京大早大一桥,老大说明会上讲:京大MBA没有研究计划和面试,直接按笔试收人,但考试时间早,主要是为4月的同学准备的,考试的时候你们这批还没上完宏观呢,不适合。除非你用数学考,题倒是不难。

  …哦,那我就一边整数学一边整经济呗。数学都是学过的东西。当时如是想。后来的经历证明,这是个极其鱼唇的想法。

  京大MBA12月初考试,这意味着没工夫去学ere。选数学的话出题范围有四门:线性代数,微积分,概统,数理计画,最后一科没学过,但是从历年过去问看比重不大而且题目简单。

  于是我开始了一边上塾学经济一边刷数学题的日子。前期尚可,后来渐渐就显出吃力来了:塾里面讲课的进度极快,尤其是宏观,各种模型刷刷刷就过去了。这知识点还没好好理解呢,那边京大就快考试了啊啊啊!咋办?先弄数学吧,要对付考试啊!

  谁知这年京大MBA的题是个巨坑,一反历年常态整体难度大大增加,数理计画我只准备了个基础,结果碰上两道大题,每题都有几个小问,而线代概统考起了证明题,当时我就傻眼了:给个数好算,这证明…。成绩出来果然挂了。最悲催的是,为了准备这个考试,耽误了经济学的学习,底子没打好,很多知识点上课的时候看似听懂了,到做题的时候却发现啥也不会。于是接下来神户的考试也挂了。

  所以这是个天大的教训!从上塾到考试只有短短几个月的时间,想要面面俱到基本不可能,包括同时准备经济+数学/日语/英语这种,你只能做出取舍!尤其是想用数学之类参加笔试的同学,请务必在不影响经济学学习的情况下准备,毕竟考数学的学校就那么几所,而大学院的试题变数很多,一旦有意外情况,会影响整个备考过程!

  痛定思痛,4月份再次老实上主课。这次学乖了,上课认真听认真记——是的,我又从头记了一遍主课笔记,后来万分庆幸自己这一点上没有偷懒:如果是光对照看老笔记的话,一看记过了,难免会粗心漏掉老大说的一些细节,有的时候,偏偏就是那些小细节会影响到融会贯通。事实证明,这样做是有用的。到做题的时候,很容易对照到课上讲过的知识点,轻省不少。

  微观的练习册里面,就像老大的教材里面写的,《新スーパー過去問 ミクロ経済学》是用来入门练手的东西,用它可以适当建立一些自信心,还可以帮助熟悉一下课上知识点。武隈的《演習ミクロ経済学》(戏称为小黄书)初期不易上手,初学者很容易有种无处下手的感觉,但,就算这样也得硬啃啊,通常来讲,第一遍最痛苦,到第二遍的时候就会顺利很多了。对于不会的题一定要多做几遍,不但是弄懂,还要弄熟,不然时间长了会发现自己又不会了o(╥﹏╥)o不过有一个利好是4月起主课增加了小黄书的视频讲解,小黄书本身的一些解题方法不好理解,而老大悉心录制的视频会让你有豁然开朗的感觉,比起自己吭哧吭哧琢磨效果好了很多。

  宏观部分主要是靠主课。主课的内容极其详尽,认真听+认真复习的话大学院过去问里的典型问题都会有思路。教材是福田的《マクロ経済学入門》,这本书可以说是相当友好,浅显易懂,而且老大会在视频讲解里很贴心地划重点,同时另有一本练习册《演習式マクロ経済学》,对照着看可以帮助理顺细节。毕竟主课时间有限,像哪些东西分别属于GDP的中间生产物,粗附加价值,最终生产物之类只能一句话带过,但这些详细的分类书上都有。

  宏观讲完直接就上过去问了。而且这期过去问讲解分量十足,周六周日一共四次课,到7月份之后周一也会有一次过去问讲解——也就是说,前期的功课一定不能拖,该复习笔记就复习笔记,该看教材刷题就刷题,如果没有做到,到了过去问环节会发现自己跟不上趟…没错,我就是那个慢吞吞的进度比塾一般会晚上2周左右的人。要么是要讲的题做不完,要么是讲完的题没有时间去复习。更要命的是研究计划还得写,参考文献要一篇篇看,另外还不能断了做题,否则不出几天就手生了!这种悲催状态在7月份达到顶峰:要上主课,要上东大班,要写研究计划…当时一心想咬着牙扛,然而大约是过度疲劳,突然发烧+支气管炎,整个人被撂倒十天,学习进度断崖式下跌。各位智慧的小伙伴千万不要这样,请务必保重你们革命的本钱(泣)。

  另外说一下东大一桥班。东大一桥班的上课风格和主课完全不同,主课上老大会很细致地,可以说是慢吞吞地给你讲步骤,确保你能听懂跟上,到了东大班,休想了您呐,通常是直接叫人上去做题,或者是突突突把两次课的内容压缩在3个小时整完了。节奏极快,挑战极大,外加学霸们通常会在课上积极讨论对你的智商进行碾压,所以如果不成功…那就只好成仁了。但是东大班上讲的内容还是很宝贵,这些内容偏难别的学校不会考,但不意味着它不重要,说不定到大学院很快就用上了(挂了考试的某人的自我安慰)。

  这期开始的时候其实有很多想法,比如报一下京大阪大或是名大再挑战一下东大和东大公共。但真正到了临近出愿的时候,由于憋不出研究计划,没有办法报阪大名大,划掉。准备报京大的时候AAO出了状况:京大MBA的申请记录还在那里,无法编辑为报考经研,联系京大对方说“哦,你可以直接报MBA不用再走一遍AAO”,我回复说“我此次准备报经研”结果一等数日对方再无回音。此时若要重新走一遍AAO时间已经相当仓促,不得不放弃。另外今年考试时间冲得厉害,东大一桥同一天,于是大家普遍选择报一桥和东大公共,人数暴增。权衡之下决定报东大经研,东大公共,又报了东工。

  到得真正出愿的时候,再次遇到瓶颈——死活写不好公共的学习计划,眼见出愿截止,放弃。

  8月中旬东工考试,再次遇到与考京大时同样的事:题目变难,题量变大,每道题都有6,7个小问,数字难算。唯一一件幸运的事是几天前刚复习了一遍小黄书,刚开始觉得不会的题冷静下来也做了一些出来。但由于数字格外难算,其中2期模型跟见过的过去问相比还多了指数,算到懵逼,最后3个小时下来题目是没有做完的。出考场后和别的中国考生交流起来,才知道大家都没有做完。一周后面试,面试时间很短,只是让简单答了志愿动机之类,有没有考虑其他学校就结束了。

  接下来就是东大经研的笔试。普遍说这次经研的题不难,但是自己做的并不理想,有些题塾里是讲过的,但是听完讲解自己没有好好复习=不会,所以答得不好。考完就觉得自己没戏了,回去就把学习扔一边玩了两天,然后东工就出结果了,万幸,庆幸。因为仔细看了一下受验番号,怀疑日本人和外国人是分开录的,这时候才意识到自己行了招险棋,颇有些后怕。

  但最郁闷的事其实在后头。接下来的周一东大出面试名单,本来只是看热闹的却发现了自己的考号,整个人都不好了。于是赶紧准备面试,老大还特地把所有人叫过去开了会。但事实证明临时抱佛脚要不得,本身笔试成绩大概也就是个吊车尾,于是面试全程被狂怼研究计划。然后,就自作自受地挂掉了。

  总结一下自己备考的教训的话,一个是备考节奏很重要。这个节奏包括很多方面,比如语言,比如自己的时间精力,比如自己的目标校,比如合理分配研究计划的进度。语言上塾前搞定,不然会分心。建议注意锻炼身体不然一生病会打乱整个学习进度。目标校一定要明确但是也要拿得起放得下,不能磕死在一个上面。研究计划要早点搞,磨蹭到临近出愿的话会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

  另一个是备考环境很重要。不得不说语言学校是个极其不推荐的选择,大量占用时间。想想一周主课两天,再上个计量ere,基本上每天都要往塾里跑,剩余时间还要用来看书刷题,还能剩下多少精力?语言学校每日半天,每周五天的出席要求看似宽松,事实上极其分散精力,一旦与塾里的课有冲突语言学校还会频频谈话要求签誓约书之类,严重拖后腿。建议小伙伴们宁可申个研究生,哪怕是非名门私立的,好歹有图书馆可以借书,出席要求不会那么高。

  我的备考经验(教训)到这里就告一段落了,虽然是很长的一段痛苦时期但自己也确实有很多收获。最后感谢塾里的老师,感谢一起奋斗的小伙伴们!祝愿备考的各位都能考上理想的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