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小锤求学记
今天,想跟大家讲一个故事,主人公是我的一个发小——赵小锤,工科男,2013年从四线城市某不知名高校毕业之后就开始了工作。后来,突然有一天,他脑袋一热说要去留学。这个故事就是在讲从他脑袋一热那一天开始,到他考上学校的经历。故事途中会穿插一些心得体会,如果只想借鉴心得的话,只看黑字就好。
第一章,准备篇
故事开始于2016年冬季的一天,那段时间他感情受挫,恰逢他生日,就想趁机把他约了出来,开导他一下。想着总不能让他这么颓下去吧,得给他找点事儿做,知道他喜欢日本,学个日语也挺好。于是就打开百度,随便找了个机构,约好了试听,见面的时候把时间和地址给了他。之后一段时间里,他下了班就去上课,日子过的挺充实的样子。可是,突然有一天,他跟我说想去日本留学,他都这么大个人了咋想一出是一出。他那个人,我是最了解的,三分钟热度,于是我就就劝他说你都这么大年纪了,总不能说走就走吧,至少实际行动证明一下决心吧,你要真想去,到时候我帮你。意外的是,他竟然更努力了,不久就将成绩不错的N2合格证摆在了我的面前。毕竟说好了的,我只好硬着头皮又一次打开了百度,搜索关键字:“日本+留学+名校” 。对日本留学的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给他找了语言学校,又发现沐刃这个口碑不错塾,给他报了18年4月班的名,并帮他制定了赴日之期的学习计划。顺利的是,他在17年年底过了N1,然后又花了三个多月时间考了个还能看的托福,这才放心让他三月底辞职去了日本。
以下是我帮他制定战略时遇到的几个问题。
英语还是日语?
这个是唯一答案很明确的选择:两个都要。而且是在准备阶段优先级最高的两个,即便还在犹豫不知道要学什么专业的阶段,只要决定了赴日留学就务必要开始这两项内容的学习,当你手上拿着N1和还能看的托福成绩时,大多数专业(除了需要提前联系教授的),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你出愿你的理想校了。他非常庆幸自己在赴日之前就解决了语言问题。
报塾还是自学?
在珍贵备考时间中,尤为重要的一点是效率,如果清楚的知道自己需要学习什么,并能建立明确的可执行的学习计划,自学从费用还是效率上讲,都应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如果是像他一样一拍脑袋要去日本,什么都不知道,或者觉得自学没什么把握,不如还是报个塾吧。不差钱的话,1V1;不过大班教学也有独特的优势,大家同一起跑线,可以激起好胜心,并且结识几个伙伴,学习道路上相互激励,事倍功倍。当然,如果要选则上塾的话,一定要从多角度进行事前调查,不要轻信宣传或安利。
经济学还是其他?
这是一个相当主观的问题,因为你在选择其中一个之后,总会发现比这个更合适你,更理想的选择,但你总不能每个的试一下吧。所以,当一时找不到更合适的,就不要浪费时间了,不如试试,说不定会喜欢呢,就像他。
还记得今年四月的某一天晚上,突然接到了他的来电,跟我说他刚从金拱门被赶出来,一不小心就学到了闭店,觉得这样的日子挺好的,老师讲的也挺好,经济学很有意思,选择学经济,他不后悔。
第二章,学习篇
他到日本的时候,正值樱花季,适合游玩,给我发了许多照片,真的很漂亮。但这样的日子没持续几天,他就开始了忙碌的学习生活。刚进塾时他发现主课只在周末上,并且塾里提供了许多辅助课,包括:ERE、计量、早大班、数学、东大一桥班。他又就该报哪几个辅助课,以及如何学习找我商量。
以下是我帮他制定计划时遇到的几个问题。
记笔记用PAD还是纸?
记笔记的主要分为两大派,一个纸质派,一个pad派,各有优劣。前者书写质感好,方便安排格局,但涂改可能有点麻烦;后者涂改画图都很方便,尤其在后期过去问阶段体现了巨大优势,用来看pdf又方便又省钱,就是手感很难适应。但无论使用哪一种一定要系统的记笔记,纸质派的可以使用活页夹方便填减,再配合标签纸方便查找;pad派的话,一定建立好系统性的目录,经验上来讲,建立多个笔记本,比建立一个笔记本走到黑,更容易找笔记。他同我说,无论哪个都好,最为重要的是,千万不要两者交替使用记笔记!!!他就是因为总是忘记给pad或pen充电,时而纸质,时而pad,到最后到处找别人的笔记来看。
自习的地点?
对于自制力比较低的选手,在家里的学习时间还是安排的短一些吧,比如他这种。我怕他抵制不住诱惑,劝他家里不要办网,手机流量也不要多,结果他还是在家学习了一个多小时后就开始摸鱼了。除了家以外,主要自习方式有四种:有料自习室,塾里,咖啡厅,图书馆。有料自习室他试过,不推荐;塾里的话,他很少去,需要注意下营业时间;咖啡厅,是他经常和小伙伴一起去学习的地方之一,优点是一杯咖啡可以(强行)坐到晚上十一点,但缺点是有点吵,而且和小伙伴坐的太近的话,讨论问题是很方便,但唠起嗑来也很方便;图书馆,是他最为推荐的方式,无论是氛围还是环境,都是自习的绝佳去处。找一个离自己家近的或者塾近的常驻,养成习惯,效率非常高。但需要关注下哪一天闭馆。
数学?
据他说,单丛考试的角度而言,做微观和宏观题,对于数学的相关知识储备量要求并不高,毕竟历届考上的人中不乏本科没学过高数的文科生;而且虽说他是工科生,但他本科时沉迷游戏,挂了高数一和二,而且也毕业了好几年,基本等于没学。重新学习,达到应付考试的程度也没有花很多时间,而且他并不打算选择答数学的题目来参加考试。虽说学好数学是相当必要的,但阻碍他在考前好好学习数学的主要问题在于:时间,精力,功利心。总之,还是那句话: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只是早晚的问题,数学他终归是逃不掉的。
ERE?早大?
由于许多学校都可以用ERE的成绩来代替笔试,而且他没有经济学基础,所以无论学习,还是找保底校,都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早大,是他来之前的第一志愿,没办法,中国太有名了。所以一开始的战略是两个辅助课都报。从之后的反馈来看,ERE的特点是出题范围很广,这对于他系统的学习经济学帮助非常大。但ERE班的内容虽然很好,由于今年ERE与早大考试同一天,考虑了一下,最终他还是放弃了ERE几乎所有的模拟考,主攻了早大。早大班与ERE内容虽然不同,但设计模式十分相似,都是前期的知识点总结与过去问讲解同时进行,后期模拟考试。另外,由于早出愿非常早,还有一节课介绍了如何写研究计划。
研究计划实证还是理论?
由于理论的研究计划,无论对于数学还是经济理论的知识储备的要求都是很高的,所以一开始就劝他放弃了理论,选择实证。这也是他选择报计量辅助课的主要原因。从之后的反馈来看,系统的学习计量对于他写实证的研究计划和应对面试的帮助都非常大。起初,他在写研究计划时,总想着使用厉害的手法或者绝佳的创新点,但这样作死的想法完全是本末倒置了,直接结果就是,早大出愿前一周,一笔没动。最终他还是选择了稳妥的做法:站前人的肩膀上。找到一本感兴趣领域的专业书籍,从中了解研究背景,前人做了哪些研究,接下来需要研究的课题等等,并从中找到一篇提及的论文看起,以此为突破口,最终确定研究的题目和内容。
虽然在他熬了一个星期的夜的努力下,最终还是赶上了早大出愿。遗憾的是,早大的考试,他笔试就挂了。
第三章 考试篇
早大的失利,对他打击很大,但时间不给他机会消沉,毕竟马上又要迎来新的考试。因为没有ERE成绩,少了后路,他又参加了东大一桥班,老师讲的很好,课堂意外的讨论的非常激烈,与主课氛围不同,学习了许多有趣的新知识。并且同时进入了大量刷题的过去问阶段,由于精力有限,不能单纯为了做题而做题,途中为了巩固学过的知识又做了一遍小黄书,以及看了笹倉,奥野,二神。所以只能赶在讲题之前,做完认为对自己考试比较重要的过去问。之后,他又参加了四个学校的考试分别是:神户,阪大,一桥,东大。
以下是他跟我说的参加考试的一些经验:
如何应对笔试?
真正的考试和平常做题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尤其在基础不是很扎实的情况下,一紧张很容易忘东西。笔试的策略是在最短的时间内拿到最多的分,所以不要纠结在一道题上花费太多时间,哪怕这题你觉得你应该会。他在这个上面栽了两次,第一次是早大,挂了。第二次是阪大,侥幸过了。引以为戒吧。
如何应对面试?
首先需要准备一般性问题,如:怎么学的经济;怎么学的计量;为什么来日本;为什么学经济;为什么报我们学校之类,这些问题都有很大几率被问到。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写一份研究计划的まとめ,并且一定要背的非常熟,这基本是每一个学校的面试都会要求的陈述的,而且教授很可能围绕着你的まとめ来提问你。所以写まとめ时的技巧是,尽量多设计几个问题点(坑),让教授方便问为什么(跳)。例如,在非常关键的问题上,一句带过,只说可能存在什么问题,使用什么手法解决这个问题,让教授去问什么会存在这个问题,这个手法是什么,为什么能解决了这个问题。当然挖坑的一大前提是知道怎么埋,而且还有可能发现有许多坑并不是你主动挖的,所以尽量要多熟悉自己的研究计划,发现坑,想办法填坑。除此之外,还有:为什么选这个课题;是否了解这个领取的其他研究;为什么使用这个Data等等。
在那之后,九月中旬的某一天,突然又接到了他的来电,电话上他只说了一句话:“感谢早大不合之恩”。后来才知道那天东大发榜。就这样,他结束了漫长的跨国考研道路。
第四章 终篇
前几日,他回了趟国,我们又约出来见了一面。我吐槽他:“你要是把玩游戏的时间一半用来学习,当年至少也能考个 211 没问题吧?”他只是笑了笑,没有回答,随后又自顾自的说道:“虽然知道自己的选择很任性,但这段时间,真的很辛苦,真的也很开心”。
之后我们又聊很多,聊到他和小伙伴一起学习吃饭多么开心;聊到神户多么漂亮,考完阪大他是多么失落,拿到阪大面试通又是多么开心,交通费多贵;聊到如何把西装一次次收起来,又一次次拿出来;东大面试和一桥面试撞车他是如何纠结,之后又为何毅然选了东大;聊到如何感谢塾里的小伙伴和老师,边夸还边吐槽。
最后,我好奇的问他:“你觉得,你能考上,什么最重要?”他回答说:“什么出身啊,基础啊,语言成绩啊,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立FLAG,立了‘如果能考上X大我就XXX(剃光头,染一头绿毛,穿女装之类)’之类FLAG的,基本都合了X大(笑)”,当然这个是玩笑,随后他又说:“虽然在人生的道路上面对抉择时,我们无法预测正确的选项,但其实重要的,并不是前方的这条路正确与否,而是既然选择了,就不能半途而废,以前的我总是不明白这一点。选择来到日本求学,就像是对人生的方程又进行了一次微分。虽然人各有别,无法决定一阶导的大小,但请一定要坚持下去,至少,我们可以用自己的努力使其保持正号,递增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