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格上智经济学研究科

上智合格经验分享 比起考试来说更重要的是心态调整

 1.背景介绍

 国内普通一本,高中理科,本科专业金融学,但基本也可以算零基础,因为大学老师讲得太烂没好好听课。托福77,日语N2,ERE S33。上过两期,18年4月报了四个月主课和计量,18年10月报了ERE。用ERE出了上智免笔试,托福差两分,又参加了一次英语笔试。

 2.为什么要学经济学 怎么知道塾的

 本想继续学金融的,但日本的学校没有这个专门的分类,于是选了范围更大的经济学。来日之后就问身边有没有学经济的同学,其中一个庆应的朋友就推荐了我这里。一开始还很不安,因为听前辈说过许多塾都十分坑人,后来一深入了解才发现,真心觉得没有比这里更靠谱的面向中国留学生的塾了。就像老大说的,只要你学习能力够,基础再差都能把你教会了。

 3.前期准备

 托福75以上就够用了,考完大约一个月出成绩,成绩有效期是两年。N1绝对是优势,不然后期可以报的学校太少,只有N2的话最好夏天考吧,能报的学校多一些。这些都要在开课之前准备,因为正式开始之后每一天都是很充实的,根本来不及分出精力做别的。一般来说会变成这种节奏,早上语言学校睡睡觉刷刷题看看书,下午上塾4小时,晚上去图书馆或者咖啡厅泡着学到关门回家。周末也几乎是一直学的状态,别说打工了就连吃饭的时间都很有限。我在日亚买了一箱monster提神饮料,每次上课带一瓶去,不然有时候一天上8小时真心扛不住。

 4.关于教材

推荐一下曼昆的经济学原理,案例很生动形象,适合无基础的人,其中一些知识点一桥论述题考到了,从国内买两本中文版的看得快一点。神取的教材也是初级难度级别,这两本可以开课前大概看一遍,建立和掌握一些基本概念有助于之后的学习。小黄书对于新手来说其实不友好,计算复杂侧重例题,上主课之后跟着进度走就可以。super宏观微观对ERE和一桥选择题很有帮助,但有的知识点不考,看不懂也不用特别纠结。奥野的书侧重概念,在某些会考概念的学校之前背一背重点。山本熏的计量很基础,基本概念和数据处理问题都有,容易理解适合新手,写计划书和准备面试之前有用,特别是老大模拟面试时不想被怼的话就多看看山本。

 5.关于ERE

 听说下一期的ERE要加课了,价格还不变,真心建议大家一定要报ERE班!

 我第一期就想着反正要去考N1就没报ERE,结果后来明显觉得自己进度跟不上。大家主课听的东西都一样,但上了ERE的人做题量就很大,做多了对于知识点的理解就会很深刻,基本上成一种条件反射,关键词一出来就知道考什么知识点。如果是习惯了应试教育只会刷题的人的话,ERE是唯一的出路。出题重复率高,知识点也就那么几个,都是一模一样的套路,笔记全部掌握了真的没问题。我觉得白老师讲课是除了老大之外最好的,思路是真的很清晰,而且也容易听懂,能学到很多好用的半成品来加快做题速度。如果觉得困就多喝点提神饮料,千万不要睡过去,跟着白老师好好学,考个S出march并不难。

 最关键的是一定要在讲之前做完一遍今天的题,即使不会的话也看看解析做个记号。后期会有模拟考试,带好手表和计算器去,一定别缺席,没考好不要觉得名字被挂在黑板上很羞愧什么的(很多A+的同学最后拼一把都合了东大一桥,S的稳稳当当合了march)。模拟考比上课有用多了,ERE想拿高分,计算能力和知识掌握缺一不可,多模几次就知道时间该怎么分配,不会落到最后做不完题目的后果。

 对于文科生来说,如果有的题就是不会做怎么办呢,这时候我常常会想到高中数学老师的一句话:那是因为你做得不够多。就多练嘛,高考数学都过来了,30多套题全部过一遍,那些固定的知识点也该记住了。

 6.关于计量课

 本科没学好计量的还是建议报一个,毕竟是写研究计划和之后面试绕不过去的坑。计量这东西真神奇,前一秒还知道在说什么,下一秒就听不懂了。后期老师会讲每一种手法怎么做,别的手法听不懂没关系,自己要用的那种手法一定得听懂,不然写计划书的时候都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实在不懂的话就充分利用各种网络资源,比如中文版斯托克的计量经济学,或者油管上别的老师讲课的视频。不过听说新一期的班开了计量答疑,老生表示很羡慕。。。

 7.如何准备研究计划书

 先听老大讲怎么做,然后看看自己要报的导师,尽量和导师的方向契合一些,之后面试的时候理由也好编。最把稳的就是写通用型的,哪个学校都能出的方向,比如劳动经济学。确定大概方向之后搜索关键字看个几十篇,遇到英文的用谷歌网页翻译转换成中文,这样可以节省很多时间并提高效率。每篇论文后面都有参考文献,可以一级一级返回去寻找有用的源信息。最重要的是自己不懂的东西千万别往上写,最后被坑的还是自己。推荐几个公众号,经常会有经济学优质论文的推送,偶尔看看也能拓展下思路:论文大焖锅,香樟经济学术圈,唧唧堂。

 8.平时在哪自习

 意志力这种东西几乎不存在,与其努力提高自己意志力,不如给自己创造更好的环境无需调用意志力。塾里的气氛很压抑,我一般是去咖啡厅或者图书馆学习,去多了几乎池袋周围所有咖啡厅都喝过一遍。丰岛区立图书馆其实很好的,办一个图书卡,离塾近环境好,关门时间晚,唯一缺点没Wi-Fi(但也是优点,能成功避免自己玩手机摸鱼)。要用到Wi-Fi写计划书就带电脑去veloce咖啡厅,点一杯咖啡可以在店里蹭很久,缺点是会有点吵。

 9.如何准备面试

 后期的模拟面试一定要去!要想都交了那么多钱了,最后几次课不去白不去。去多了就知道老师会问什么,而且还能发现自己的漏洞,赶紧改改还来得及。当初我也是被怼到不敢去,小伙伴劝我说又不是只有你一个人被骂,看到大家都被骂得很惨我也就有了心理安慰(x。事实证明果然是对的,真正面试时我全被问到了专业问题,数据怎么来的呀,名词解释呀,之前大多数都准备过。而且老师提问一定是围绕你的计划书来问,再强调一下,不懂的东西千万别往上写。。。

 即使准备得再周全也会遇到没准备过的问题,我的建议是回答千万别瞎编,不会就老老实实说不会,并表示之后会搞懂,这也很符合日本人的风格。如果老师问的问题你都懂,那还要上大学院干嘛。

 10.关于考上智

 之前老大说上智收人很迷,我还不信,直到我考上之后我才真的信了。所以感觉私立学校收人也是凭眼缘吧,更何况这学校收的人又很少,要是把这个学校作为唯一的目标肯定不稳。如果托福和ERE成绩好的可以双免笔试,再出个横国,只要时间不撞上,两个学校都考一考还是来得及的。不用联系老师,但有的老师可能某季不招生,或者有的老师夏天收的学生不去了,冬天补招几个,这些都只能凭运气报。考试的时候印象最深的是,学校的卫生间真高级。。。

 11.最难的时候是怎么熬过来的

 除了把精力用在学习之外,后期还需要很多的自我情绪调节和移除心理障碍。真正经历过一次了就会觉得,考不上是常态,考上任何一所学校都是实力加运气。

 我夏天没出任何一所学校,当时的自己有厌学情绪,就觉得总有一些东西阻挡在我前进的路上。可能是害怕别人的评价和目光,可能是对需要付出的代价的恐惧,也可能是对未来不确定性的不安。这些东西和能力无关,只是自己的一个个心结和执念。最后到了冬天考试,真是把自己逼入绝境了,能出的学校很少,我还偏偏只想留在东京,考不上就只有回国或者转专业两条路。1.2月那段日子是真的很煎熬,有时候吃着吃着饭,想到考学的事情都会不由自主地哭出来。其实真正有效给自己做心理建设的方法是,找到那些心结和执念,坦然面对它们,消除它们,这才是最重要的。在移除了这些阻碍你的东西之后,才能成长为自己想要成为的样子。我相信那些考上了很好的学校的人,ta们一定是心无杂念的。

 我在等成绩那段时间里突然想通了很多事,每一次陷入困境都是探索自我的良好契机,我一直被push着磨磨蹭蹭地学,也许是自己真的没那么喜欢经济学,所以缺乏最根本的动力,那么就该想想自己到底喜欢什么。我见过那些真正想考上的人是什么样子的,ta们的眼神里带着光,面试的时候那种求知欲和自信的神情,老师能感觉到的。

 还有一句支撑我走过许多障碍的话:相信大数定理,一件事哪怕只有10%的把握,连试20次之后成功率也会有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