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格一桥大学经济学研究科

基本情况:武汉某一本英语专业,N1 145 托福 94。

大学时期:

 对于自己高考的结果不是很满意,大一开始就打算毕业后来日本读修士上个好学校。日语从大一开始学,到了大三上学期一次性过了N1。托福从大三下学期开始准备,中间由于考专八等事情复习中断,最终成绩不是很满意。自己不是学霸,大学时专注在N1托福GPA这几件事上注意力就没法分散到其他事情上了。大四试着申请庆应KMD和早大亚太,双双被拒。立即开始申请语言学校并报名沐刃,准备赴日参加直考。老大的微博从大二开始一直有在关注,报名之后把老大在b站的视频全部看了一遍。本科没有学过数学,毕业后的暑假在家里提前看了些张伟考研数学的视频。其实有考虑过要不要再多花半年在国内重新刷托福然后继续申请或者来上4月班,想了想还是早点来上塾学专业课,争取提早一年入学比较好。

 为什么考一桥?

 自己一开始的目标是私立双雄庆应和早大,大学时候就一直想考这两所,那时候认为一桥是自己不敢想的学校,再加上一桥在国内不出名,就没打算考一桥。开学的时候自我介绍说的目标是早大。但是一桥毕竟是冬天能考的最好学校,半年直接考上是很诱惑的。后来又听老大说一桥是努力一把可以合的,11月那段时间心里一直在权衡,最后决定赌一回把所有希望放在一桥上,也安慰自己冬天如果没考上,夏天还能考东大(痴心妄想)。零基础不用担心,因为塾里一直有零基础考上东大一桥的先例。关键是学习能力,大学时学习能力没有丢的话,任何时候都有机会。

 有n1有托福的话就不要质疑自己的学习能力,来了塾里好好跟着节奏学就没错。自己选择来日本考学其实就是希望咸鱼翻身。欧美申请制做不到这点。塾里一直有出身校一般最后努力考上东大一桥的先例。但是反过来,出身校很好最后没考上也大有人在。对于我来说,等这个机会可以说等了四年,大一开始就想着硕士能考个好学校。

10月:

 主课,ERE,冲刺,计量,数学,全部拉满。塾里平日下午的课也蛮多的,开学时候很不幸被语校分到下午班,和老师沟通半天又写了个保证书才把我安排到了上午班。语校没必要追求所谓出名的好学校,毕竟考上好的大学院才最关键,语校再好都没用,管的严的话反而很影响备考。语校上课时刷题复习肯定是常态,不然晚上就别想睡觉了。报名数学课是因为对自己暑假自学的数学心里没底,刘老师的数学课对零基础是很友好的,也有些内容能帮助到主课复习。

 十月的前两周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紧张,每天的节奏也很平稳。刚好也帮我适应一开始的留学生活。第三周开始,画风突变,ERE冲刺计量全部一起来做降维打击。印象最深的是冲刺班第一次模考,复习感觉良好,考试感觉良好,结果才勉强及格,离合格线差了一大截。那时候认清自己和众多大佬们的差距,开始摸索套路,发奋学习。但是第二次和第三次模考的成绩也不是很理想,就开始有点怀疑自己。选了这条路,没法多想,就做个不被打死的小强继续坚持。

11月:

 11月重点是准备ERE的考试,没有报名ERE的话十一月课少,就看自己的自制力了。同时还要着手准备研究计划书和出愿材料。塾里是不管出愿的,出愿这一块要开学前就留意,最好在毕业之前就把成绩单,毕业证明和学位证明多开几份,n1成绩单也可以在国内先申请,塾里开学前就可以把托福先寄了,没想好考什么学校就多寄几所。不然这些东西等到开课后再去解决会非常烦。随时留意出愿,千万别等到来不及。感觉自己闲下来的时候,那就先准备出愿材料准没错,等到后面准备会非常手忙脚乱。

 ERE对于打基础很重要,这一块我花了大量时间投入,战术很明确,ERE拿个好的名次,至少保证这期或者下期有个还行的学校上,ERE名次要是不好,很有可能冬天夏天哪也没考上。我在塾里的分水岭就是开始在ERE的模考。ERE的题目我是在每次白主任讲题前,肯定把要求的16回之后的题都做了,听课之后再把上课不讲的16回前的远古题目也做了,很多题目出题画风都是类似的,做多了就开窍了。靠着大量的积累,ERE的模考排名终于跑在了前排,十次模考九次S给了我很大的信心。从那以后冲刺班的模考排名也开始进老大的合格线。11月底同时准备ERE和写研究计划书确实让人头秃,只能熬夜。

 研究计划在ERE考前只是定好了题目,拿到个老大给了ok的表格,一桥出愿迟,到了快出愿了才把最终稿确定好。研究计划最好早点写好定稿,最后给语校老师改语法错误。研究计划讨论会要积极参加,多和老师交流比自己冥想思路会快很多。先定大方向,然后去看看教授的论文,会带来很多启发。研究计划书的题目最好早点开始想,万一被毙了还有时间再想一个。我就是想了一个被毙了,还着急买了本专门书,结果没用上,重新想了个简单的,通过看论文就直接写了。很多同学总是纠结于自己计量手法还没学完就开始写。其实研究计划主要是自己的思路,很多人都是拖到出愿前最后一周才完成的,如果把每次写研究计划的那一天都当做deadline,速度会快很多。表格早写早交给老大批改,就能早开始,也不至于赶出一份质量很差的研究计划书。写研究计划不要强迫症,关键是不犯基础错误,毕竟进入大学院之后都是要修改的。

12月:

 ERE是我来日本经历的第一次大考,我们这次是ERE最后一次笔考,据说机考更难,就想着好好把握这次机会。考前是很想拿S1的,考试的时候由于紧张做错了两道不该错的题,最后的成绩是S9错五道,还算能接受。很可惜那两道没错的话就S1了。只能说幸好之前给自己目标高,最后才拿到一个还算可以的成绩。但是在ERE收到成绩之前,心里一直没底,感觉考得不好,研究计划又遇到瓶颈,感觉这期没法考上想着可能要上下期。有一天中午语校放学路上,路过花园神社求了一签,结果是大吉。签上告诉我安心学习,不要大意,最后能够达到目标。可以说是给那个时候一蹶不振的我打了针强心剂。

 十二月开始进入过去问,题量很大,必须全部事先做好了再去听课,听课后及时复习,过去问都做透了,模考会觉得轻松很多。打算考一桥就不能怕难题,遇到什么难题都只能硬上,实在理解不了就及时答疑,还是不行就先放一放,过几天再来看就想通了。老大一直强调学习小组,十一月的时候说还没有学习小组的人可能要上下期了。我在十二月之前一直是单打独斗的状态,除了答疑没有怎么和别人去说话。十二月考完ERE开始逼着自己去和各位大佬交流,也从大佬们身上学到很多。跨年那天晚上还有冲刺班的课,人也来了很多,陆老师给了句鸡汤,尽人事听天命。上完课后在新宿找了家店排队吃了碗跨年荞麦,那次是时隔三月终于吃了一顿好的,吃完后回去还是继续学习,不过那碗跨年荞麦一定给我带来了好运气。

1月:

 新年那天早起去了新宿总镇座花园神社初诣,花园神社真的很灵,住新宿的小伙伴可以去参拜一下。后来几天也去了次汤岛。拜神这个东西只要诚心,不一味的求,多拜拜没什么坏处。但是不要把主次颠倒了,考学90%是把握在自己手里的,先自己做好了自己该做的那份,再求神帮忙剩下的那份。1月份有好几场早大的模拟考,不考早大也是建议积极参加没有坏处。早大考试结束早,不考早大不要去羡慕人家考试结束的早,就已经解放了,做好自己该做的。

 心态也要坚定,不要眼红别人或者质疑自己的选择。

 冲刺班的模考是很好的练习机会,很多人可能惧怕发榜不去考,反过来,坦然接受发榜结果每次都去考,会得到很好的锻炼。只听讲解会觉得自己哪里都会,真正考起来才会知道到底自己的弱点在哪里。时间分配问题也很关键,自己在家里做练习的状态是很放松的,考场上的紧张状态时的思路又会完全不一样。塾里模考机会真的很多,建议每次都参加好好找状态,不断稳定加突破,也不要怕偶尔发挥失常。考差了知耻而后勇,考好了就有排名在前的压力。
月底中国除夕那天,也如往常一样学习,九月底来日本就和家里说好了没法回国过年,为了最后能考上。那时候武汉疫情的新闻让我情绪有了很大波动,只能悲伤化作动力。

2月:

 记得塾里第一节课两间教室全部坐满,竞争的气息十分浓重。冲刺班第一节课还来了一大堆老生,然而冬季一梯队就一桥早大两所。可能一开始看比例是很小的,但是坚持上课到最后,而且是每节课都上的人是非常少的。最后几周塾里主课和一桥模考人就来的很少了,来的也基本都是最后考上的。最后一个月调座位,看到第一排有空位,鼓起勇气就选了,听课效果极好。当然不是说课拉满了一定能合,自己也要消化好每节课和每本书的内容。人在不知道自己水平的时候会觉得很不安,但是每次模考可以知道自己位置,根据排名来调整自己心态和打法,随时留意周围同学的动态,坚持到最后大概率能合。一桥考试迟是优势也是劣势,可能心态撑不住,但是有充分时间去复习。计量课到一桥将近笔试的时候也开始总复习了,之前坚持记的笔记即使不懂,到了这个时候都有收获。跟着赵老师好好整理复习,至少能保证面试中计量这一块不被问倒。

 一桥笔试前一晚大家担心第二天大雪,中央线会停运,准备早起出发。和另外三个大佬一起约着从新宿站出发,(另外三个大佬也都合了)好在那天早上一切顺利,提前一个多小时到了国立。前一晚担心睡过头,想着要决战了心情也比较复杂,睡眠质量不是很好。第二天在考场上状态一般,严格按照老大说的,选择题只用70分钟,然后立马去做大题。微观大题写了两小问觉得不对劲,擦掉又去选宏观,是老大说过绝对不该干的事情。但是幸好写的快,宏观一整道大题勉强写完了。不过中午和大佬们吃饭对答案,发现居然有三道不该错的被我搞错了,一桥模考的时候可没这么惨过,现在想想大题应该救了我不少命。心情很down,一直down到笔试发榜。

 安利一波合宿,去了就能合是大概率事件,时间刚好是一桥笔试之后,对于面试准备上的心态来说也有好的放松。整个行程老大安排的吃好住好玩好很开心,也是少有的机会和老大白主任还有各位大佬一起玩游戏。看着富士山泡温泉的那一刻,感觉到自己几个月来的疲惫一扫而空,回东京之后战斗力又恢复了。比较灵的是,在可以瞭望富士山的小山顶上抽的签,居然是大吉,对于那时不知道笔试结果还在不安的我,又是一针强心剂。

 合宿后回东京,塾内有安排很多场模拟面试,我觉得就算拖到下期,模拟面试也是要参加的,就坚持去练了。面试准备的稿子和问题答案之类的也最好早些准备好,让语校老师纠正语法,能再练习几回是最好不过。模拟面试参加了就是赚到,不管是找老大还是陆老师面试都能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没想到后来笔试发榜居然过了,立马又有了动力。第二天就是面试,被安排在早上第一批。老大前一天晚上给我们开会,把他说的那些全部准备清楚之后已经是凌晨四点多了,睡了两个多小时穿上西装去国立。大家都说一桥教授很温柔什么的,我就很稀奇的碰上个有点凶的主面,全程臭脸,老是嫌我说的太长,会打断我,弄的我全程也蛮紧张的。面了半个小时出来后,心想无论结果如何也算是尽力了。

 面试中日语这一块其实在来日本之前是已经定型的能力,来日本之后语校其实半年提高不了多少口语水平,自己想练的话也没多少时间,唯一办法还是来日本之前练好。有人说来了日本才有环境练好日语什么的,我是很反对这种看法,大部分基础其实都是自己学好的,日本的语言环境只是给你一个锦上添花的感觉。面试当天教授说的都能听懂,自己说的教授也明白就行了。最后发榜前去了次汤岛,其实之前心态很平和,越到最终结果发表,心情就越紧张,发榜那天中午去花园神社许愿,没想到最后真的合了。

 回想一下塾里一起合格的大佬名单里,参照之前在塾里排名,我合格还算是意料之中。但是事情刺激在于自己觉得真正笔试面试的时候都没有发挥的很稳,而且在上塾的第一个月,自己真的不敢想象最后能合一桥,也算是天助自助者了。

关于教材:

 我是全部都买的新书,比较不重要的书也至少看了一遍。十几本书全部完整掌握当然是不可能的。但是至少最基础的神取和小黄书之类的要好好掌握。老大的课确实会帮我们省下看书的时间,但这不代表我们不需要看书。我觉得复习笔记多次之后很容易进入定式思维,这时候就需要看书来重新整理知识点。在看基础那几本书到了瓶颈期后,就可以跳出来看奥野二神之类的。也可以在每学完一个章节后,把每本有关这个章节的内容都复习起来。记住奔驰逐死的道理,一个知识点没搞定不要急着进入下一个知识点。有的时候慢就是快。做题也是一样,一开始先追求正确率,然后再提高速度,这两者一开始不能同时提高。

小黄书:

 这本不用多说,重点中的重点,在每期作业讲解课之前自己把题目做一遍,第一次做的时候看多做不出来是很正常的,实在做不出来就看答案,然后试着自己写一遍。作业讲解课听完后复习一遍。冲刺班模考之前自己再好好做一遍对一遍答案,会对冲刺班模考的状态有很好的帮助。

神取:

 每次主课后建议把对应的内容都好好看一遍,重新梳理知识点,学有余力再顺便把奥野看了。看书目的不是从头到尾吃成一个大胖子,而是查缺补漏,有问题的及时问同学和答疑去解决。

福田:

 对于整理宏观的知识点来说很重要,宏观的知识点本来就比较琐碎,福田这种书看似简单实则整本重点,看熟了之后脑中就有整个宏观体系的知识点脉络。宏观有时候是比谁懂得多,刚好一个知识点之前看书记下来过,考到了就会,没看过或者没记下来,考到了就不会。我在要考ere之前两本都看完了一遍,一桥笔试前又复习了一遍。但是为了全面掌握,尤其一桥宏观选择中会考到一些偏怪的东西,也不建议去啃斋藤。还是要把重点先抓好。

スーパー两本:

 我习惯在ere知识点讲完后,先开始做对应的ere题目,然后开始做スーパー,ere做题属于熟能生巧,多练速度快,正确率也能高,如果1~37回加上スーパー每道题都很熟,看一眼就知道正确答案和解法(不是背答案),而且都能给别人讲解清楚,那ere肯定会考的不错。

 Sasakura:冲刺前期用的,虽然不考早大,那几节课还是都去上了,sasakura虽然体系不同,但是理解了之后同样对于宏观的知识点梳理很有帮助。考早大的话要重点复习,不考早大好好看一遍也是很有好处的。

奥野:

 有很多和其他书不一样的知识点,是一个很好的补充,尤其一些难题想做大量练习,只有奥野上才有,像是一桥爱考的题型。

计量教材:

 一开始写研究计划就只看了森田和山本,看完对各个模型有个初步的了解。最后准备面试的时候,西山里面,有关自己模型的这一块要结合计量课笔记好好看看。按原则来说每节计量课前应该好好预习西山里的对应部分,但是我把时间都花在宏观微观里了,到了准备面试才开始好好看计量(大家不要学我)。

数学石村的六本书:

 在最早没开课的时候,我就先根据数学课课表预习了一大部分。之前大学没学过高数,但是直接看石村感觉还是很简单易懂的。

写在最后:

 最关键的是听老大的话,老大的要求如果能百分百做到,那离合格也就不远了。做不到的话就尽力去做,一开始目标是一百二,最后可能只能做完八十,合格概率也很大。因为考试时大家难免会紧张和其他因素导致状态比平常差些,这时候就只能在备考的时候做得更好,去弥补考试时可能有的失误。如果一开始就想着擦线合格,只做八十,那可能最后只有五十,或者完全不听老大的方法自己瞎做。那就完全失去了上塾的优势,大概率不合格。有时学到自己感觉饱和的时候,就开始翻东西,沐刃的官网,老大的微博,群里的文件,看看自己漏掉了什么,也算是维持状态的一个方法。把buff拉满,不断去寻找增加自己合格概率的方法,最后才比较有把握考上。课拉满了有buff,参加合宿有buff,和白主任吃饭有buff,计量最后一节课拍照有buff,去汤岛有buff,参加笔记大赛有buff。

 考学是一个人的战斗,很怀念那时候早起去语校,一上地铁就是看书或者看课件,到了语校上课就刷题,下课就一个人快速奔向快餐店,然后下午去塾上课或者回去刷题。上塾的时候语校里的人际关系就别太注重了,毕竟塾的路子是少数派,可能很多语校同学不理解为什么刚来日本就那么着急考学,更是不敢苟同塾的魔鬼课表。那时候拒绝了语校小伙伴好几次的约饭,想着最后要是考上一切都值得。塾里晚上上完课也九点半了,基本是直接上地铁看书回去便当然后刷题的节奏。学习到凌晨三四点是很正常的,毕竟半年时间任务量很大,只能减少睡眠,第二天又是一样的生活,就这样每天往返于新宿和池袋之间。

 为了考学,之前每天看的nba都没怎么关注了,微博也取关了一大堆,手机里该删的都删干净,推荐男生去池袋站附近的快剪店剪头发,节约时间,排队时还能看看书。总之一切从简,用各种手段去挤时间,毕竟自己不是大佬,只能硬拼,最后上天会让你明白付出是值得的。老大说过考上的很大原因在于自己有多想考上。就算是没那么想考上,也要心里暗示自己很想考上。

 顺便安利下东池袋站旁边的大胜轩,拉面之神在世之时每天大排长龙,拉面之神过世后虽然味道一般,但是不排队又在车站附近还是很值得一吃的。每次模考后我要是觉得自己考的还行,下课也比较早的话,都会去吃上一碗作为放松。

 每位来日本考学的人都不容易,最后引用Nas的一句话共勉:Once you make it you will appreciate the struggling 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