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格早稻田大学经济学研究科

 还记得刚开始上课的时候老大说,“告诉你们一个保准考上早大的方法——”我一个激灵竖起了耳朵,老大邪魅一笑:“——今天回家之后给马上家里人打个电话,说自己已经被早大录取了……”,原来如此,先自断退路,只能拼命努力了。

 虽然我到底没胆子跟爹妈打诳语,只在向他们流露出辞职留学意向的当初表明过自己想去早大经济的美好愿望。但来日本之后接到奶奶的视频通话,互报近况之后老人家张口就是:“你是在早稻田上学吧,舅公家小闺女保送早稻田了,九月去日本……”听得我是一个头两个大。在我费力地解释了什么是语言学校,以及论述了一通我的考学计划之后,奶奶终于说了一句:“你肯定能行的啦。”

 高考的时候运气特别好,考上了实力以上的大学,一时成了长辈之间津津乐道的资谈,也让家里人一直对我的学力抱有过高的期待,但我好歹知道自己斤两,这句“肯定能行”对我来说实在沉重。按下结束通话,我的头已经变成三个大,好像除了削尖脑袋往早大钻之外,已经别无选择了。

 大学学的是跟经济沾不上边的广告学,课余游手好闲,数学又是弱项,毕业之后就不知学习为何物,高三备考时的劲儿更是早就白云千载空悠悠了。可说要留学的人是我,说想去早大的人也是我,说都说出口了,眼下也只能考虑怎么扭转局面了吧。虽然在作出留学决定之前的我,还是一个毫无经济学基础的未开化人,但至少揣着日语成绩了。在社交网络转了一圈锁定沐刃经济塾后看了一堆经验贴,总结了一句“英语日语靠自己,专业知识交给塾”,于是在着手准备出国材料的同时,我决定开始攻克留学的另一项必要条件——英古利叙,目标是出国之后可以不用考虑语言专心对付经济。

 接着我就过上了上班的时候在工位上提防着老板偷偷摸摸地背着单词、午休的时候跑到没人的角落练口语、慢慢啃网上找来的日本宏微观教材气氛转换、下班回家开着倍速看国内大学的初级宏微观公开课下饭的生活。出国前夕考了托福,分数不高但总算够用。

 上塾前完成了宏微观的一遍无痕浏览,战战兢兢地觉得自己说不定能和专业出身的同学们站在差不多的起跑线上了吧,多少还是天真了点,毕竟是“无痕浏览”。不得不说在塾里学习的效率确实高,几个礼拜就把我盲人摸象打鱼晒网看了半年的微观给整完了,早知如此那半年就该多享享乐的(并不……),但转念要是自己没有预习过,只会让差距更大,如此想来,权当笨鸟先飞好了。

 但怎么说呢,至少在上塾之前把日语英语搞定确实是一个明智的选择,不然在语校和塾两头跑的日子里还要钻研英语,又或者是过了笔试结果因为交流障碍而跪在了面试,无论哪个滋味都不好吧。

 十一月中下旬,经历了一个半月充实的学习生活以及几次冲刺班考试无情捶打和研究计划书被撕的我,陷入了强烈的自我怀疑之中,此时距离早大出愿已经时日不多,经过一番自我剖析,突然福至心灵。

 首先,我是个算术音痴。在小学四年级一次数学考试中偶然斩获全卷计算部分全军覆没的不可思议成就后,就被挂上了“计算下手”的永久DEBUFF(几度怀疑这次考试是不是成了我人生的トラウマ),导致我的数学成绩基本与试卷计算量挂钩,甚至于高考超常发挥也可完全归功于数学卷计算量小,只因为没算出最后一道大题的最终结果而被扣了两分……反之,一旦碰上偏重计算的考试,我出线的几率就很渺茫了。加上报早大的人那么多,光靠宏微观,我可能是杀不出血路了。

 其次,为了写研究计划书,拟了几个主题,也看了一堆先行研究,搜刮了一堆数据,在整合的时候我发现我对这些现实问题其实并没有多大热情,不仅如此还很心累,也就可以想象我即使有幸合格了大学院,大概也只会感到惶惑不安。难得都决定留学了,还是希望能研究些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反复思量之后,我把目光投向了经济史这一旁门左道。翻了一遍手头存着的早大过去问,关于经济史的笔试考法大致有三种情况:任意四选二、定向四选二、没有经济史。鉴于这次夏季选考是定向四选二,可以判断冬季应该也是这种情况,即经济理论部分从宏观微观中选一套,经济史部分从世界史和日本史中选一套。经济史部分的题型倒是没有变过,十个填空题加上二选一论述题,看上去很快就可以搞定。如果选一套经济史的题,我就可以有相对来说比较充裕的时间去做经济理论的那套题(即使如此,本番的时候我还是没能算完……对我来说计算量还是太大了),在世界经济史和日本经济史之中,我又选了日本经济史,一是个人兴趣,二是感觉范围更可控一点。

 11月17日,风和日丽的星期天,我在主课和辅助课课间休息的档儿下单了两本书。一本是用来备考的教材,另一本是写志望理由的参考。有一种突然想通了什么事的感觉。虽然辗转于备考ERE、写志望理由书和准备出愿材料等诸多事项之间,但一切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期间也有考虑保底校的事,托福成绩也提前寄了好几份,但观察了几个学校,经济史的考试内容和模式百花齐放,针对早大的复习难以通吃,遂孤注一掷地放弃了保底。

 12月1日,结束了ERE的考试之后,正式投入从零开始的日本经济史学习,整个过程很好概括,就是看书、整理和记忆,期间觉得手头这本书的知识点有不足之处,又买了两本,互相补足。作为一名百无一用文科生,对这种事倒是得心应手,总体就和高三复习历史差不多,唯一的不同就是没有那个大嗓门老师告诉我重点在哪里了,需要自己利用手上有限的过去问,以及三本教材内容的对照、判断去揣测出题倾向——毕竟时间有限,不可能把所有的东西都记住——这个过程意外地还挺有趣的。

 1月12日就要笔试。对于除了数学课之外报了所有辅助课的我来说,时间还是有点紧迫的,此时主课的知识点部分讲完已经进入过去问环节,ERE考试也已经结束,我采取完全放弃宏观和计量的策略挤出时间(想要弥补失去的计量课的心情敦促我写下了经验贴),语校的上课时间能利用则利用,不能利用就……认真听课。最终在笔试前顺利完成计划中的三轮复习和过去问的练习。微观部分则亦步亦趋跟着老大的安排做过去问以及听讲解和整理错题。

 对于最后选择了经济史的我来说,计量(在备考方面)好像有点多余,ERE难得拿了S(没错模考基本是A……)也毫无用武之地,但我个人还是觉得辅助课在经济能力允许的情况下多多益善,尤其是像我这样拨一拨动一动的算盘型懒人。它们能在帮你进行知识点查漏补缺(ERE)、装备经济学必要工具(计量)、见识更多题型和解题技巧并通过给予精神打击刺激学习动力(冲刺)的同时,创造出令人窒息的课表来逼迫你进行长时间学习,让你整个人沉浸在学习的氛围中甚至连下课回到宿舍都还像踩了刹车还会往前倒一样保持着学习的惯性。这一点(至少对我来说)很重要,以至于ERE结束之后空闲变多我整体比之前怠惰了不少……

 感觉嗑唠了不少,因为走了邪门歪道,所以对大多数人来说这篇经验可能不那么实用,宏微观上的具体学习方法也和大多数前辈介绍的无异。为了使它看上去更有用一点,我想综合上文总结两点普适性更高的经验:一个是认知,一个是节奏。

 认知,就是对自己、对目标有一个判断,知道自己哪里行、哪里不行;同时了解自己的志望校考察的是什么、重视的是什么,思考达到目标所需要争取的是什么、需要舍弃的是什么。时常自省与反思;对于全能大佬来说,要什么有什么报哪儿合哪儿,但对于我这种短板选手来说学会扬长避短就很关键了,当然根据自己的目标把相应的短板补齐也是另一种策略。补足认知的不足之处也是塾的一个重要功能,大量的关于学校和教授的情报自是不用说,另外你还可以了解到自己正和怎样的人在竞争,在这群人之中你又处于怎样的水平,以建立正确的心理预期。

 至于节奏,我觉得对于心态的控制有很大的作用,而心态,对考试的发挥又有很大的影响。比如说高考的时候,老师肯定不会让学生在某轮复习的途中上战场,万一正好出现目前没复习到的地方很容易慌了阵脚,会做的题也紧张得不会做了,一般都是进行完整的几轮复习,最后几天来个总结或者押个题,这个时候去考试,会产生一切都在掌握之中主观情绪,内心总是迷之平静。这也是上塾的重要好处,老大会帮不知所措的我们安排好节奏,知识点的讲解自是不用说,ERE和主课、后期冲刺班讲题和过去问讲解的编排也会相互呼应,加深我们对题目的理解,可谓用心良苦,谁上谁知道。

PS

 上课认真听,包括课上的扯皮,保不准就会成为你小论文的灵感呢?!尤其是对我这样脑子里没什么经济学存货的人来说非常有用。模拟面试很重要,有机会参加请务必参加,到了本番的时候你会发现教授问的问题都是让你准备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