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格早稻田大学经济学研究科

  首先,到底应不应该重视经验贴呢?每个人的经历和能力都不一样,老大也说过经验贴的幸存者偏差太大。但是当你参考的经验贴足够多的时候,总结出来的规律应该是越往正确方法贴近的,这大概是经验贴的中心极限定理?而且经验贴更重要的意义大概在于能让你在毫无头绪的时候看到出口的光,放心下来(注意,是放心,不是放松!)。经验贴对我起到的作用还蛮大的,所以我也会偏详细写一下(三千字指标当然详细了)。

 简短的自我介绍,语言学校2019年7月生,本科某双非一本,唯一的好处在于地处帝都,可利用的资源蛮多的。比如我的日语就是大三决定留学开始零基础跟着新东方上的。这里就要引出语言的重要性了,即一定要在上塾前解决日语和英语问题。你可能在每个经验贴中应该都会看到相关话题,但还是要强调强调再强调。上塾之后个人时间会被压榨的很厉害,而且从适应期到高强度课程的过渡时间很短,大概只一两周左右,在课程拉满(which is indispensable)的情况下,很容易就会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的问题。日语的听说尤为重要,而且很难突击出成果来,不想面试时后悔的话,现在就抓紧开始练习吧。

 大三决定了来日本后,一边学日语一边查起了相关情报。我本科专业是国贸,水了四年除了记得几个名词能填点单据外基本没学会啥。且我的出发点很功利,就是尽快考个好大学然后在日本就职。对专业没有讲究的同学来说,不管从哪个方面来讲,只要你不是对经济学生理性厌恶,沐刃就应该是你最好的选择了。我当时在b站看了往年的说明会之后决定就是这里了,最后的结果也确实没辜负当时的选择。

 关于课程,零基础的同学拉满就完事了。大致上可以这样想,你站在零基础的起点,想走到合格的终点,前方杂草丛生迷雾重重,完全不知道往哪个方向走。这时人群中跳出一个光头,说同学你每个月交八万给我,我就可以带你先提前走一遍哦。这个就是主课,很多地方主课上老大带着你走,顺着走下来基本上没问题,但轮到你自己走的时候面对岔路口就懵了。这时候就需要ere了,老大和白主任带你在地图里开着瞬移挂走来走去,今天看看这里,明天看看那里。等你对地图熟悉了之后,就基本上可以记住到了哪个路口应该怎么走了。冲刺班,类似于告诉你在岔路口为什么应该这样选择,因为开启了第一梯队这个模式后,迷宫变成了机关型,是会发生变化的。目标第一梯队的同学们一定要报的,而目标不是第一梯队的同学们呢,只要满足出愿条件建议大家还是照着第一梯队努力。因为首先第一梯队没有那么难,只要付出了对应的努力真的所有人都有机会。其次第一梯队招的人多,目标第二三梯队的话很大程度上性价比不如准备第一梯队要高。计量,我个人其实没太跟上,但仍然建议报名。因为假如你不会计量的话,我估计很少会有人去主动学并且学明白,而研究计划又必须要用用计量来搞模型。同时计量的笔记是很好的复习资料,后期面试时准备计量的时候多亏了这些笔记,不至于毫无头绪地翻书。

 关于教科书。微观来说唯一不可少的是小黄书,例题大部分都比较经典,但其实我也只做了一半不到吧。ere的过去问,ere和冲刺班的模拟考,后期主课过去问,大量的做题机会在等着你。但不是说小黄书就可以不做了,前期没太多题的时候一定要靠小黄书打好基础,但是当塾的压力慢慢提上来的时候就要学会取舍了,一切以塾优先。宏观的话スーパー会翻一翻,了解下对应日语。剩下的都没怎么看,但早大要加一本sasakura,这个还看得挺认真的。计量推荐山本勲和森田果的那两本,帮助极其之大!

 关于模拟考。冲刺班的话,前期是针对每周冲刺班知识点的主题进行考试,后期是考早大和一桥的整套卷子。ere的模拟考是近年的过去问,微观宏观各25道选择题。时间上大概冲刺班前期模拟考→冲前模考和ere模考并行→冲前模考→冲后模考这样。考试会发榜,不参加考试不能听讲解。大家千万一定必须绝对不要缺席,因为模拟考的作用我觉得甚至要大于主课。排名倒数虽然很羞耻,但分数越低说明你的漏洞越多,只要在讲解的时候把错题弄明白,你的提升就会越大。我个人的经历,前期模拟考好几次倒数,无数次自我怀疑。这时候ere的模拟考给了很大的帮助,因为宏微观全面的知识点都会考到,所以像一层一层的网把我的漏洞都筛了出来。所以不要不考ere就觉得ere班没必要报(我就没去考),对我来说ere极大地提升了备考期间的容错率,让我打好基础有了跻身前列的可能性。后来成绩慢慢提升,大概到中上,然后早大的模拟考又帮助蛮大,这才慢慢有了第一梯队的信心。

 关于研究计划书。首先又要提到的是语言问题,我的英语还算可以,平常也在看英文的读物,但是在读先行的过程中依然磕磕绊绊的,收获内容和付出不太成正比。英语苦手的同学面临的难度就可想而知了。所以有条件的还是先好好准备语言,然后读先行的时候做好笔记,不要读过就忘。其他的就是多参加讨论会吧,从零开始确实挺难的,但是只要你投入了足够的时间进去,一定会有回报的。

 再回顾下整体的考试。冬天学校少,我只报了早大和一桥。一桥笔试就挂了。早大虽然早了半个月考,但是其实到了最后关头半个月的时间基本上带不来太大的变化了,大家的基本盘都差不太多,重要的是踏踏实实做好复习,并且认真面对考试。早大的笔试我答得稀烂(括号里写下具体情况,供大家参考。早大21年冬天的卷子,微观四道宏观两道。微观第一题的式子没化到最简,所以有两个小问没答上。第二题极其简单,给一个利得表让找出所有弱支配战略,我愣是漏看了一个,应该是三个我只答了俩。第三问的均衡状态也没答全,只写了最明显的AB利润都为零时。第四问让写纳什均衡,就是要把博弈树转成利得表再划线,而我直接当先后手算的,没分吧大概...宏观两道大题的前两问应该都写得没问题,第一题的第三问虽然写上了但是很不确定。反正总体来说就是七零八落。考完出去听老大说了下大致思路就心一凉,控制着不去想考完了小论文,再和别人具体地一对就基本总结出来大体情况了),当天晚上虽然还有过去问的视频课,但是已经完全没心情去听了。那几天正好大学同学来日本玩,晚上陪我去借酒消了消愁。烧鸟店的大哥还安慰我说没事肯定能过,过了的话就再来消费一顿咋样?我当时很不抱希望地ぜひぜひ。没想到周五出结果居然真的过了。谁能想到夏天笔试过了24个,冬天居然能过42个呢?因为我日语交流还可以,而且比较善于装模作样,所以就没太担心面试,觉得正常准备应该就差不多了。这种放松的心态也导致接下来的两周基本没怎么看书,一桥笔试果不其然的挂了。当然最根本的问题还是学的不扎实,这个是找不来借口的。重点是大家不要把第一梯队想得太难,只要努力过,所有人都是有机会的。早大的面试,唯一的问题是一直想着要敲门,结果教授直接开了门说进来吧,当时不知所措就把门关上敲了两下再进去,教授一脸莫名其妙...不过开始面试了就还好,是比较流畅地进行了下去的。

 其他一些琐碎的事情。塾周围性价比最高味道最好的店是二郎(虽然略咸),不过不适合两个人以上,平日的四点半到五点人是最少的时候,第一次推荐野菜増しニンニクちょっと。没有iPad的一定要买一个,最便宜的那个三万多的就足够用了,笔当然也不要忘了。Notability体验尤其好,尤其是课上一些复杂的模型图,我属于拍了照片也懒得去看的那种,自己画在笔记里才是王道。更重要的是体力和心态问题,因为高强度的学习状态要持续三四个月,不调整好是不行的。我觉得备考过程中大部分人都要小崩溃一两次。十月后半到十二月前半,我基本上每天都是九点半上完塾回家,看先行写研究计划到两点,七点半又要起床准备去语言学校。这种情况下模拟考的成绩也一直不太理想,感觉整个人都是一种失衡的状态,就像脉动广告里的那个斜着走路的人一样。比较幸运的是,我一直觉得下期再试不是一个主观可选项,而只是一个不得已而为之的结果。所以我也一直都没有过太辛苦受不了了这种想法。最后慢慢适应总算是调整过来了。

 生活不可能一丝不差地按照计划进行,开始学日语前三个月我还在一心准备考研,来日本前一心想去一桥,写这篇帖子时疫情已经蛮严重,早大四月一号的入学式也取消了,不知道马上就要面临的就职会是什么样。但尽管那些遥远的计划和目标没有什么实感,朝着那些目标做出的努力是会带来一点一点的成果的,哪怕目标变了,那些成果是不会消失的。相信只要大家能付出足够的努力,那些小小的成果一定会积累出让自己满意的收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