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格一桥大学经济学研究科,大阪大学经济学研究科

经过了沐刃一期课程的学习,我幸运地在艰难的疫情期间合格了一桥大学和大阪大学。作为一个背景非常糟且零基础的考生,基本上达成了我所能期待的最好的结果。比起其他稳扎稳打早做准备的同学,和背景优秀驾轻就熟的同学,我的整个备考过程都在不断追赶deadline,但也因此总结出了一些如何应对紧张激烈备考生活的经验,希望可以对同学们起到一些帮助。

 首先介绍一下自己的背景:工科出身,普通一本,GPA只有2.1,托福77,N1 123,经济学知识仅限常识。

 从我个人和很多其他前辈的经验里都能看出,在日本考研,教授们并不关注你过去的身份和成绩,他们更在乎你的笔试成绩和面试时能否顺利沟通。无论你过去是什么样子,选择了在日本读修士这条路,大家其实都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只要牢牢跟住沐刃的课程,保持专注,全力以赴,合格任何学校都不是没有可能的。

  • 时间不等人,前期准备要做好

 2019年7月,我来到日本读语言学校,由于来日本考研属于临时起意,之前并没有做过充分的准备,此时我的日语只有入门水平,英语已经扔了三四年,手里没有任何可用的成绩。

 其实刚到日本,就不断地听到周围的朋友、同学提起过沐刃经济塾,虽然当时已经打算转专业到经济学,但并没太把上塾的事放在心上。一是考虑到语言水平有限,磨刀不误砍柴工,先把语言拿下再说专业课的事。二是惰性使然,想着刚到日本,时间还有的是,先到处玩玩体验生活。最后事实证明,这都是在给自己找借口。时间拖得越久,效率就越低。之前制定好的计划在没有人催促的情况下,也很难坚持下去。

 12月我顺利考下N1,但英语还完全没有开始。因为我英语基础很差,又特别恐惧托福的口语和写作,在是考托福还是考托业之间一直摇摆不定。如果考托业,就意味着要放弃大半的学校,如果考托福,又要付出多少时间,最后成绩到底能不能用呢。这实在是个两难的问题。总之,遇到困难睡大觉。我干脆不去纠结了,每天吃吃喝喝,顶多就背几个单词,等着4月份上沐刃这边的课。

 直到3、4月,我才终于下定决心去考托福,打算在3月开始刷题,四月中旬开课前考下。但此时日本疫情已经开始蔓延,考场纷纷关闭。没有考位也促进了我的惰性,一拖再拖,直到6月份线下考位重开,才终于把托福解决,回头一看,这已经用去了半年时间。

 如果你之前有看过其他同学的经验贴,或者沐刃的微博和公众号,应该知道,老大一直强调一定要在上塾之前把语言成绩解决,这绝对是血泪换来的教训。

 首先,沐刃的课程设计是十分紧张的,根本就没有预留出可以同时去考语言成绩的空隙。我在主课入门阶段开始托福的最终复习,那种时间越来越少,等着我去学的东西越来越多的紧迫感压得人喘不过气来。越来越难的课程,跟不上的作业还有错误率居高不下的托福真题,更是让挫折感和失败的焦虑如影随形。这些困难并非无法克服,但如果在开课前就拿下语言成绩,或许根本不必面对它们。

 其次,无论是英语还是日语,出成绩和寄成绩都需要时间。N1半年才能考一次,两个月出成绩,假如你打算参加夏季的入学考试,那是必须在冬天考下来的。如果不幸失利,就只有当年的庆应和一桥可以考,甚至连保底校都没有。所以至少要在正式参加备考前,给自己留出两次N1的机会。

 托福出成绩需要一周,大多数学校都要求从ETS直接邮寄成绩,这个过程也需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据说每年都会有因为成绩没有顺利寄到而无法出愿的同学,这实在是非常可惜。而如果在开课前就能将语言成绩解决,那就全无后顾之忧,可以说已经成功了一半。

 最后,关于语言成绩的分数。N1合格即可,教授对日语的考察主要集中在面试时的口语表现。托福的分数要求并没有很多中介和进学塾传得那么高,但从经验上看起来一般会有一个死亡线——60分。大多数学校70分是够用的,东大可能80分以上会比较稳妥。

  • 坚持是惟一的捷径

 之前已经说了,沐刃的课程十分紧张,这种紧张是体现在多方面的。首先就是课业量特别的大,每周末两天的主课,几乎人人都要报的研究计划指导,无论是打基础还是考一桥都要用到的ERE,针对早大庆应的冲刺前和针对一桥东大的冲刺后。如果你有志考上第一梯队,这里的所有课程都是必要的,最终的结果就是每天晚上和整个周末都及其“充实”。当然不只有上课,还有海量的作业。每周主课都有作业,每节ERE都有作业,冲刺班需要预习,上了研究计划指导就意味着你要着手开始写研究计划书了。更别提等主课知识点讲完,进入过去问阶段,每周还有至少两套,有时四五套的真题大卷等着你。

 除此之外,周围同学不断进步也会带来压力。冲刺前和冲刺后会组织大量的模考,考后立刻发榜,你在塾里的位置一目了然。模考也是我觉得沐刃课程最有价值的地方,它帮助你查缺补漏,锻炼应试技巧,学会时间分配,以及了解自己的水平。老师们在模考之后会立刻讲解,你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也会更加深化。这种方式虽然有些“残酷”,但带来的收益是实实在在的。

 其实在这样的环境下,人难免会生出倦怠、畏惧、不自信的情绪。在整个备考过程中,我见过太多的同学选择了放弃,最后一个月的主课,教室里的人已经不足开始时的三分之一,最后一场模考,发榜时一看都是老面孔,参加的人可能只有第一次模考的五分之一。而留下的同学,大多都能合格,即使是运气不好未能上岸的,我相信他们在下一期也会成为最具竞争力的那些人。

 其实大多数人都遇到过的问题,比如课程跟不上,作业做不完,模考考得差,以及随之而来的自我怀疑和无力感,我都经历过。我也相信,每个人都有能力解决这些问题。

 在课程初期,我由于完全零基础,以及边上塾边备考托福,仅仅能够做到理解主课的知识,小黄书的作业是从来都写不完的,ERE的题海轰炸更让我焦头烂额。面对这种情况我首先调整节奏制定计划,给每一门作业分配好固定的时间,并严格遵守,时限内做不完的就先不做了。然后做好取舍,比如主课作业里的真题比小黄书重要,复习笔记又比真题重要,跟住新课比纠结过去的知识点重要,复习错题比多做新题重要,基础题简单题比难题重要等等。按照重要程度的顺序去完成作业,在有限的时间里去做最要紧的事。即使我落下了很多题没有做,但我掌握到的知识和能力却没有打折扣。

 至于模考成绩差,这确实挺打击人的。每次模考完,老大都会出来把我们批判一番,我有几次考得分数低的离谱,还被点名批评过。但我觉得模考的重点不在分数和排名,而在于你能从中得到些什么,认识到自己的弱点在哪里。是哪里的知识点出现了问题吗?是考试时间分配失误,熟练度太低,计算能力不足?还是选错了大题,让分数白白扣掉?在冲刺后的一桥模考中,我的成绩一直不算出色,但每次考试都能让我学到很多新的技巧,这是自己做题无法得到的。在最终走上考场前,我把过去一桥六年共12套题拿出来,重头到尾全部重新做了一遍,很多题知识看到题干脑海中就已经浮现出解法,计算更是不假思索。这就是模考的厚积薄发。在正式考场中,这自然也为我带来了巨大的优势。在今年一桥的笔试中,我选择题错误在三个以内,大题只有最后一问不够严谨。

 大仲马说:“人类的全部智慧包含在两个词中,等待和希望。”我深以为然。在漫长的备考过程中,人与人之间天赋和学习能力的差距已经被磨平。到最后,往往是从开始怀抱考上一流大学的希望,并始终未被自身情绪和外界压力所击倒,坚持不懈的人独享胜利果实。

 最后,谈一谈推荐的课程。现在计量和理论课已经合并为研究计划指导,这个想必不用多说,每个人都会报。ERE是非常好的习题课,白老师会掰开了揉碎了讲,很适合基础不牢的同学,考一桥的同学也强烈推荐,不过作业确实非常多,要做好取舍。冲刺前主要针对早大,考早大必备,不考早大的其实意义不大,但模考很多,我觉得报了也挺有价值的。冲刺后虽然说是针对一桥东大,但这几年考试难度水涨船高,二梯队学校里也普遍开始出现冲刺后的知识点了,尤其是阪大,会考到冲刺后容特别特别多的内容,所以我认为,冲刺后还是人手必备吧。数学课我本人没有报,数学零基础的同学肯定是得报的,学过高数的话我觉得就没这个必要了,因为考试用得到的数学仅限微分,忘了的看看书也就够用了。

  • 研究计划及面试

 在入学考试中,教授们最在意的是笔试成绩。如果笔试是加分项,那么研究计划和面试就是扣分项。也就是说研究计划和面试表现,并不一定能帮助你合格,但却可以让你因此被教授挂掉。

 对于研究计划来说,研究的内容和水平高低可能并不重要,重要的在于你对你想研究的这件事要十分地了解,它的背景,现状,经济学原理。因为研究计划并不一定就是你考上修士要研究的东西,它更多的是在体现你的经济学素养,对现实问题的关注,以及对经济学研究的热情,这些也是教授们想要了解的东西。所以从这点出发,研究计划最好去写你感兴趣的想研究的东西,其次是写了比较容易考上的方向,实在写不出来了,再去考虑那些好写的、简单的方向。另外,多听老大的建议也很重要,他这边有十多年的经验,绝对比你自己的想法要靠谱得多。

 面试的话,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一定要参加模拟面试。第一是模拟面试的时候,老大和陆老师会问得特别深入,甚至是刁钻,而真正面试的时候教授们一般不会这样追问。如果把他们的问题都想明白回答清楚,那真正面试可能会被问到的问题几乎就都涵盖其中了。第二是如果不经过模拟面试,直接上场人是一定会紧张的,参加模拟面试能让你不至于怯场,脑袋一片空白。并且可以锻炼日语思维,即使遇到模拟面试没被问到的开放性问题,也不至于什么都说不出来。经过三四轮模拟面试,放心大胆地上场就好,只要你能正常用日语交流,通常教授不会为难你。

 我个人觉得研究计划和面试都是看起来吓人的纸老虎,只要肯花时间去磨,每个人都能做得不错,无非耗费时间多少的区别而已,真正决定胜负还是在笔试的战场上。只要按部就班,听取经验者和老大的建议,不自己乱搞是不会出什么问题的。

  • 结语

 在拿到一桥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我问自己:我到底获得了什么?是一张名校的入场券?是一次改变人生方向的机遇?是的,但却不仅于此。

 更重要的,是独立实现目标带来的自信心,是过去一百多年先贤、学者的智慧,是理性的思考方式,对社会问题的全新视野,是对经济学魅力的重新认知,以及最重要的,明白了坚持的意义。前者,会影响我接下来的五年、十年,后者,我相信会是一生的财富。在沐刃的这段短暂时光带给我的影响还会持续下去。

 所以希望看到这篇文章,还在考虑纠结的朋友,勇敢向前迈出一步,去追逐自己想要的东西。无论是最终合格东大还是止步三梯队,如果能好好学习一次经济学,我觉得都是值得的。已经开始备考或是打算更进一步的朋友,坚持自己的信念,一定要走到最后,一次成绩,一点挫折,亦或是考上哪所大学,都不能决定你这个人的价值。考研,是你学生时代的尾声,却是你真正人生的开始,它会成为你的动力而非负担。就如丘吉尔所说:这不是结束,这甚至不是结束的开始,这只是开始的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