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格一桥大学经济学研究科,大阪大学经济学研究科

 先介绍一下个人情况,我是大阪大学2020年4月入学的研究生,但是20年1月研究生合格通知书刚下来的时候,国内疫情就开始了,在留下来了也办不了签证,就在国内耗到了10月好不容易签证下来之后,和研究生朋友一起定了12月底的机票来日本。当时刚入境开始隔离不久,就又传来了不能再新规入境的消息,幸好没有听家里人的劝说让过完年再来,所以朋友们一旦新规入境重开的话,尽量不要耽搁的来吧。

 本科在国内不知名的本地211就读金融专业,但是因为高中就开始学习日语,觉得自己还挺厉害的,一心想要考东大,疫情开始变成书类审查➕面试,果真就在书类审查就被挂掉了,一开始我还以为是自己的研究计划的问题,结果今年第二次被书类挂掉,果然还是前十年没有好好努力欠下来的债。

 阪大研究生的课程跟修士考并没有什么关系,我的教授是金融工学方向的,在阪大是经营コース里的,因为对经营学的内卷程度感到恐惧,以及对都市经济学开始有兴趣,我决定报考经济コース。所幸我教授对我们研究生并没有什么兴趣,只是建议我们听几门经营学基础的课程,作业他也不想让我们交,于是我就只去看了几次录播课摸鱼。剩下就是阪大的国际交流课给留学生办的日语课程,写作,学术交流,商务日语,阅读。总体感觉对我这种学日语靠语感,且基础不好的同学还是有一定的帮助的,但基础好的同学可能会觉得很无聊。

选择进塾学习的理由:

 身边认识的研究生小伙伴们都是985或者顶尖财经类高校的出身,且日语和英语的水平都不差,甚至我们教授底下有一位清华的日语专业大佬。原本以为自己一定程度上在语言上有小优势,其实事实并不是如此,由此产生了深深的焦虑。加上本来应该参加冬季的阪大面试,但是托福送晚了又和教务协商失败,最终没有参加成冬考。最炸心态的是合租的室友通过了面试,马上4月就要入学了。如果夏季入试再考不过,明年3月阪大的研究生将无法延期,自信心也一定会受到很大的打击。衡量了以考不上为前提,浑浑噩噩在日本度过一年的时间金钱成本,和花钱进塾学习给自己一个推动力和充足的资源。

 一开始知道沐刃是在国内滞留的时候在闲鱼买pdf的教材资料的时候,认识的买家小姐姐说自己要在入境之后准备进沐刃准备考学,后来我在绝望的自己备考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自我学习能力其实并不强,教科书看了就忘,奥野的练习册刷了一遍还是会的会,不会的还是不会,如同背答案,还是背了就忘那种,很难深刻的理解透彻(主要还是自我能力水平的限制,当然还认识很多大佬悟性极强)

选择搬到东京进塾学习的理由:

 一开始也是因为沐刃新开设了关西校,才去咨询的。但是后来考虑到学习的自觉性问题,个人对网课的体验并不好,而且从阪大丰中校区到关西校中间的路程需要换乘的交通成本其实也不小,我决定搬到东京去上真人课程。

在塾学习的切身感受:

 确实真人课程会更高的提高大脑的积极性,和老师有眼神的沟通会缓解信息不对程的问题,提高听课的效率。上课前提前去占座位也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其实并不能只用书占座位,会被说的)一开始是小组成员比着谁去的早,后来就变成只去一个代表就行了?(说好的自习呢?

关于主课:

 一节课的信息量会很大,简单基础的内容中间会夹杂着重点。一开始需要把一节课4小时的内容全部记忆很难,其实笔记记下来的难度相当大,我就属于笔记和听课并不能同时进行的类型,两者完全不可兼得,如果在抄笔记就什么也听不进去。所以第一个月平衡听和记的trade off就花了很多的时间,消费者理论和企业理论的部分明显理解的并不是很好。尤其是第一节消费者是我听的最绝望的一节课,一直在抄笔记,但是下课觉得自己什么也没有搞明白。后来换了一种方式,任何白板上老师写的关键词我只写关键词然后拍下来,专注于听并判断出上课时老师说的重点内容,把老师说出来但是没有写在黑板上内容记下来,更加有助于课后的复习时理清思路。我可以说是上课一直举着手机,可能是拍照最积极的小朋友了。苹果的icould是我的救星,每次按课表上的时间在相册中找上课的白板照片回忆上课的内容。

关于ere:

 当时报名ere是为了巩固基础知识,可以一遍遍的重复小而细的知识点。还有一些主课上没有讲的知识点,却会在后面的过去问中常常出现,多听几遍还是好的。ere堪比日语阅读练习。

关于研究计划指导课:

 在统计课程打好基础,能更好的理解计量到底是用来做什么的,才能知道到底为什么我们要用不一样的模型去分析不同的问题,到底哪种方法能更好的处理内生性问题且不产生致命性的错误。

 我也曾经尝试过写理论的研究计划书,实在是试了两个方向也并没有什么成果,耗费了相当三周的时间,直接放弃了。

 #第一篇研究计划#

 今年庆应的笔试在7月11日,所以需要用研究计划出愿的时间也相当的早,为了先体会一下考学的现场,我决定报考庆应,所以出愿前用一周ギリギリ赶出了一篇固定效果模型的研究计划,数据用的庆应面板数据,模型是完全抄的先行研究,研究方向也并不是热点,所以我心里相当的虚,也没有赶上出愿前去联系教授,一心只想着先去试试。反正笔试就挂了哈哈哈哈,我也没有去过一次庆应的模拟面试,正在赶第二篇出阪大的研究计划

 #第二篇研究计划#

 写第二篇研究计划是冲着过东大的书类审查去的,听说去年任老师通过的研究计划用的就是ddd模型,我就去研究了ddd模型的适用范围,并想把和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它结合起来。结果是果然有目标有兴趣,才有动力,用了不到三天就找到了可以适用的政策研究。唯一的不好就是政策分析其实相当的复杂,以后我又用了相当一周的时间把政策的相关文件全部看了一遍,确定下来应该可以适用ddd来分析。中间参加了很多次的研究计划讨论会,感谢陈老师帮我确认了很多细节的点,增加我对自己研究计划的理解,还有一些可能出现的问题(还好不是一次被提出来打死,而是分很多次分析出来的)。有些我自己觉得是研究计划的致命性问题,其实在问了陈老师和后来模拟面试的陆老师之后发现并不是很大问题,其实是可以有另外一种理解,所以同学们一定不要自己因为写不出满意的研究计划而丧气,学会在周围寻求资源和帮助,同时会收获很多开心的回忆。

 其实去找老师讨论还是有很大的心理压力的,我每次也是之前紧张的不行,尽量克服一下(捂脸)。

关于冲刺前:

 我认识的朋友基本都上了冲刺前,庆应的模拟考真的是很欢快,乐趣层出不穷。磨平心态基本靠冲刺前,当然冲刺前的知识点是相当重要的!!!

关于冲刺后:

 冲刺后的内容开始变得很难,我敢说我大部分都没有学会。但是最后一桥和阪大也都没有考到冲刺后的内容。但是我有认识一个朋友并没有报冲刺后的内容,因为觉得自己前面的内容都还没有学会,但是其实他的学习能力是很强的,但是就是缺一些自信,导致他后来一直就觉得自己比不上我们这些有报名冲刺后的同学,觉得没有我们学的好,给了自己太大的心里压力,在一桥也并没有考冲刺后内容的情况下,一桥的笔试也没有通过。说这个不是打广告,只是想说有的时候关注自己的心态才是最关键的。

 关于书类选考的学校 的一点经验:

 这次书类选考的学校我一共报了3个,京大,东大公共,和东大经济。前前后后用连着了一个月的时间去写研究计划,京大学修计划书,东大经济的研究计划书的扩写,东大公共的essay和学习计划书,结果最后抽奖一个也没中哈哈哈哈。前十年没努力好好学习的债总是要还的。我觉得这些对我最大的影响是,一个月之后我的笔试基本倒退到什么也做不对的地步,那时候我的心里压力相当的大,考试也成了倒数,学习集中不了精神。后来我尝试去升学的神社寻找内心的平静,又持续回到原来每天在塾里从开门自习到关门的状态,模考成绩渐渐有所好转,才渐渐又有了信心。

 京大:建议报高度人才的项目,但是要花时间去磨学修计划书,为了逻辑通顺,符合日本人思维的志望动机我用了相当一周的时间去写。怎么有条理的,合理的夸自己真的好难,主要还是我没什么人生经历、学术成就。结果:挂(基本还是看背景挑选的)。

东大公共:研究计划指导课里有东大公共的essay和学习计划书的写作讲解,内容很多,是和日本的现实状况相结合的,同时和冲刺后的一些课程也有联系,值得一听。但是东大公共还是偏向欧美的申请制度,为了东大情怀花了一周写essay参加了抽奖。结果依旧是:挂。

东大经济:扩写的重点在内生性和稳健性,都是非常不好处理的问题,建议多看先行研究。(然而我也没有过书类,只是在重复老师的话。

 冲刺后最后一次模考的时候给大家发了奶片(奶一下大家一起合格),然后大家基本都过了一桥或者阪大!(都是我的功劳:误,其实是都扩招了哈哈哈哈)

 希望之后的同学们也能考上自己心仪的学校!

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