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格横滨国立大学,大阪大学

 

 

基本情况

国内双非会计本科。因为想逃避国内考研的混战,所以选择来日本留学。

我的语言成绩很一般,托福八十分,N1也是刚过线,语言纸面上拼起来基本没有优势,甚至可以说是劣势。

因为是会计出身,大学有上过经济学的课程,不过都是“青春版”,内容讲的很简单,微观只到一般均衡,宏观只到索洛,听得也是一知半解的。

备考经历

Period1:自我探索和倔强

日本留学第一件要面对的糟心事不是经济学有多难学,过去问有多难,而是语言成绩,因为你会发现很多同学是日语系出身,无论是托福分数还是日语口语他们都非常占优。考虑要给后面学专业课留足备考时间,所以在来日本的前半年我用最快的速度考完了托福和N1,这里也建议你也这么做,否则你会同时面临:语言学校、生活琐事、宏微观计量、研究计划、出愿报名、日语或英语考试,这真的太非人类。

总的来说,日本的考学非常的丛林法则,情报不对称的情况也很严重,所以在这里选择比努力要更重要。至于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来日本的第一个冬季,我是纯自学的状态,备考过程痛苦至极,虽然自己有收集不少情报,也在用比较主流的教材和练习册,但因为是非经济学出身,日语也不够好,看日文教材本身这件事就很困难了,更不要说难度还往上爬一阶了。

本着破罐子破摔的原则,我咬着牙学了一个冬天,结果就是该懂的还是懂的,不懂的还是不懂,看到过去问里的名词解释,更是急的抓脑袋。但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还是研究计划,由于完全没有计量基础,我只能照着别人的研究计划和网上找的文献依葫芦画瓢,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就算了,要命的是所有文献基本都看不懂。当我听到面试的时候要问计量和统计学的基础知识的时候,连大数法则和极限中心定理都解释不清楚的我,终于忍不住去报塾了。

说起来在来日之前,我就已经是老大的b站粉丝了,老大放出的视频非常的良心,常常会感叹“这是我不花钱就能听到的东西吗?”,所以一直都留下很好的印象。在选择私塾的时候,我去知乎上了解了一番,网上风评的竞争非常厉害,互相泼墨水的情况也很严重,而且私塾之间的风格也很不同,有些是保姆型的,自然会被诟病教学水平不行,有些是实力型,自然会被诟病经常PUA学生,上岸心切的我想着我正缺一个人PUSH我学习呢,没有考虑过多就入坑了。

Period2:前期

刚联系塾的时候,微信上给我的感觉就是...非常淡定,我表达了自己的考学诉求,但是前台只是回答了问题就不再追问我了。可能是被中介和日语机构的销售宠坏了脾气,我搁着屏幕都想问都临门一脚了,为什么不再推销推销课程然后来赚我的钱,后来直到我在说明会上看到上百号人,我才明白原来是酒香不怕巷子深。

听完说明会,我基本掌握了所有夏季考学校的情报,由于背景是双非,再经过老大一顿劝,我果断放弃了所有含书选的学校,将目标指向了我向往很久的大阪大学。这里有一段小插曲,是两年前在刚着手了解留学情报的时候,就在节目上看到了大阪大学的安田教授,一个四十来岁的帅哥在电视节目上侃侃而谈,而且还是教授称谓,那时候真的有很颠覆我的三观了...那个时候就下定决心要去阪大会会这位帅哥。然后我报名了主课、笔试特训班、研究计划指导课。在报笔试班的时候,我其实心里是有些犹豫的,我有些担心自己会吃不消课程的内容,毕竟报名笔试班的同学很多都是老生,他们已经打过一遍基础了,而我的基础还是一堆破烂。而在主课刚开始的时候,我就感到了巨大的压力,一是课堂内容很难很丰富,一节课通常是四个小时而且没有中途休息,屁股坐痛也是家常便饭,二是课堂上有很多老生,他们在回答问题和记笔记的时候,表现得很自信很游刃有余,此外很多同学的出身校很好,在备考过程中,其实我是备受打击的,无论是表的(出身背景)还是里的(学习能力)。

Pause:给你的一些鼓励

暂停一下。

不管你是报名的还是未报名的同学,在日本考学也许会让你有一些出入社会的感受,一是优秀的人真的太多了,二是大家的出身都是不公平的。所以希望扛着很大压力的你能顶住压力加油,人生亦是如此,我们没办法决定自己手上抓的牌是怎样的,但是如果能把烂牌打好,这对人生来说都是意义非凡的。

Period3:适应和挣扎

在适应了课程的强度之后,我发现这背后还有一座大山,那就是研究计划。在此非常感谢庆应这个学校,为了赶这个学校的出愿,我充满动力的去准备了研究计划,这也导致我在冲刺后期没有陷入被动的局面。在老大和白老师的帮助下,我咬牙挺过了各种难关,最终如期完成了各项目标。主课夯实了我的知识基础,笔试班把知识点落到题目上,塾里安排了模拟考试,能够检验自己学习效果,最重要的是能感受到考试氛围,这让我对自己的备考进度有了更明确的认识。

因为实在不想学计量,再加上老大的大力推荐,研究计划我选择了理论研究,只需要学好博弈论和对应的分野即可,虽然理论研究计划对于数学和建模思维的要求比较高,但是比起漫长的计量的学习,我选择短痛(但其实在大学院还是得学计量,这个偷懒只能是暂时...)。

方法论和学校相关

因为出身校的原因,所以书选校基本都和我say goodbye了,而对于考笔试校来说,笔试成绩好就是王道,所以备考思路就很清晰了,不过不同的学校风格还是很不同的。

庆应义塾大学:庆应的考试一直很玄学,再加上最近几年新出的选题政策,属实让人抓不到头脑。考完自我感觉良好,卷子写的满满的,然后愉快的挂掉了。

大阪大学:在经历了庆应和各种模考的洗礼下,我发现答题时做好取舍非常重要,比如我会习惯性的放弃博弈论的题目,因为博弈论的题目一般很难,即使这是你会做的,在考场上你也需要花上至少半个小时才能解开,还不一定能保证正确率,所以在看到较难的博弈论题目的时候,即使会做我也会放弃。但有时候也会有意外,比如今年阪大的题目考的很简单,大家都是奔着满分去考的,所以就不得不做了。阪大的面试非常温柔,不知道是不是理论的原因,主面的老头子和蔼的不行,整个面完感觉就是走个过场,最后也顺利的合了。

横滨国立大学:由于横国我没有ERE成绩,所以笔试只能全盘接下来了,今年夏季横国的考题出的很有水平,难度不小,不过本着“我会的别人不一定会,我不会的别人一定不会”的原则,就放平心态去做了。笔试考完马上就是面试,在重重模拟面试和阪大面试的加持下,最后面试的时候甚至可以和教授嬉皮笑脸,也是合了。

名古屋大学:笔试除最后一问都考的比较基础,虽然计算过程很复杂,但是其实可以用结论反推浑水摸鱼,多亏我在笔试班和模考里学到了很多小聪明)。阪大合了,面试就弃了。

给即将翻山的你打气

在这段备考过程中,尽管适应了强度和节奏,但其实还是非常痛苦的,我能明显的感受到授课效率已经很高了,但是由于要学的内容太多,所以整个过程还是异常的难熬(如果要一期全部学完的话)。但是备考之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反过来想,如果这个学很轻松的就考上了,那是不是意味着这个学校或者专业没有什么含金量呢。

考学期间,我也经历了一些挫折和失败,但这并没有让我气馁。相反,它们成为我更坚强的动力,帮助我不断改进备考策略和应试技巧。在备考过程中的每一项任务都需要精心准备,特别是研究计划面试的准备,面试落才是最大的悲剧。上课的最后几天,我竟然有一种超脱的感觉(?),我连这么大强度的备考都挺过来了,还有什么是做不到的呢。相信每个人也一定能在备考过程中,都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考学非易事,希望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祝你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