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情况
日本某私立大学学部生,经济专业,GPA3.33/4,TOEIC805,日语N1夏季出愿学校:神户大学(合),大阪大学(笔试挂),横国(弃考)课程报名情况及介绍去年十月份的时候我在沐刃报了微观主课,宏观主课,ere,研究计划指导,经济数学,今年四月份报了笔试知识点特训班,过去问主课,以及半价报了第二次研究计划指导。
十月班的时候还完全不知道自己的水平也没有决定目标院校,因此把基础课都报了。虽然本科也是经济学专业,但是却完全没接触过微积分,所以还额外报了经济数学辅助课。其中确率统计的部分对计量基础的学习还是很有帮助的。另外梁老师的宏微观主课不用我夸,基础知识不扎实的同学必报的课程,几乎涵盖了大部分笔试校的考点,更加深入的内容在笔试班也有补充。其次孙老师的ere课程,由于我一开始还没有掌握好宏微观的基础知识,一上ere的课就犯困,实在是浪费了这节课。而后过去问的课程中,真的还得是孙老师,温柔的语调,仔细的板书,又把我从放弃的边缘拉回来了。尤其是宏观的一些需要大段文字解释的大题,有些想法在脑子里却不知道怎么落实到书面,就非常需要孙老师细心地讲解。还有白老师的笔试班,会讲到许多笔试校的难题,课堂上白老师带着做题(虽然做不出来),听完讲解会有一种我又可以了的错觉(还是得好好纠错复习)。同时,笔试班还包含了庆应和阪大的模拟考试,对于目标校是阪大的同学,笔试班也是必报课程。由于拖延症犯了一直没去考ere,好在夏季选择出愿的学校也不太需要ere,当时想着夏季都落了冬季再准备也来得及。至于报了两遍研究计划指导课,一是因为想获得夏季出愿学校的情报,二是因为十月份的时候计量学了一遍感觉自己学的云里雾里,根本没学明白。本来打算提前写研究计划书的想法也变得落实不了,所以以半价再次报名了四月班的研究计划指导课。个人感觉从结果来看没必要报这么多课,但是报名前总想着多上一门课能多增加一些合格概率。
因为和学校的课程时间有些冲突,线上的网课可以省下来回路程的时间,同时也还算是比较相信自己的自制力,因此除了第二次研究计划指导,其他课程我全部报名了线上课,想着万一上课效率不高还有转线下课的机会。事实上也确实是线上课更适合我。我一般会在一些简单或者唠嗑环节用倍速看,这样可以节省一些时间倒回去补充之前的笔记,或是再听一下没听懂的内容。四个小时的网课确实容易走神,不过在家的好处就是可以随时站起来活动活动筋骨,或是干脆站着听课。但是线上网课的缺点也很明显,就是没有加入活跃的学习小组,虽然老大在开课前多番强调学习小组的重要,但是在网上找到志同道合的小伙伴还是不太容易。由于四月份我报的第二次研究计划指导课必须线下上课,恰好在塾里碰到了大学同学以及我的同桌,总算是找到小伙伴了。因此我更推荐线上课程和线下课程搭配报名的授课方式。
考学情况及备考过程
首先在去年十月班的时候,我对自己的要求就是起码要跟上塾里老师们的步伐,别掉队比较重要。但是学校大三的课程不算轻松,虽然每周塾里的课都听了,课后的练习题还是落了不少(虽然宏微观的スーパー过去问都写了,但是小黄书只完成了老师要求的60%左右)。整体处在一种学了忘,忘了学的状态里。在十月班结课后寒假的时候,把小黄书又重新做了一遍,才慢慢找到一点做题的感觉。四月班的宏观主课换了新的教材,好难,看不懂,只好继续看福田的那两本书。另外笔记也挺重要,无论是宏微观还是计量,都需要经常翻看笔记查漏补缺。
其次对于英语我实在是不太擅长,从第一次完全试试水的裸考505,到最终在三月份考到了805,一共参加了六次考试,每次都刚刚好很巧合地提高了50,总算在四月班开课前把英语解决了。英语的整个战线断断续续拖了两三年,没有太大的参考价值,集中时间把英语考出来应该效率更高。如果对口语和写作不是特别怵的话,还是建议考一个托福成绩,这样报考的选择面会更广。日语方面,大部分学校需要提交两年内的N1,我的成绩单已经过期了且没有提前报名去年十二月的考试,所以几乎是没有日语成绩可用。好在由于是日本学部生,加上今年神户大学不需要提交N1,虽然报名了七月份的JLPT但是因为一些突发事件也没有去参加考试。大四课程比较轻松,加上我报名的都是网课,在备考的这大半年甚至回国休息了三趟,劳逸结合也很重要。
对我来说最最头疼的还是研究计划书的部分。到五月底,第二次计量的课程都结课了,我还是毫无头绪。不会找数据,看不明白文献。看了顶刊的论文但是没有自己的思考,因为大学不用写毕业论文,甚至连论文影响因子这些词都是第一次听说。越是知道六月份一定要写出研究计划书,越是焦虑,差点就打算放弃夏季考学了。好在身边的小伙伴给予了我很多次精神上的支持,还是让我坚持了下来。调整完了心态,剩下的问题就是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一有问题就在QQ上找梁老师解答,最终在六月底写完了研究计划书,赶上了七月初各个学校的出愿。
解决掉研究计划书的问题,剩下到考试前两周的时间就是安心准备过去问了。整个七月份都是过去问的课程,按照梁老师的要求,每个学校每个年份的过去问都必须做,有些题目是其他学校过去问的原题,如果因为报有侥幸心理没写到,在考场上才遇到就很可惜。因此做完每一份过去问也确实很有必要。
另外,塾里的模拟面试,我认为与其他塾相比是有质的区别的。在考前的一两周,会统一安排模拟面试。每一所学校的模拟面试都会在群里发Zoom链接,无论自己是否考这个学校都可以去旁听。旁听真的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因为自己的模拟面试一所学校是三次,一次可能就十几分钟,被问到的问题也有限,但是完全可以把别人被问到的问题也都记录下来好好准备。比如我报了三所学校,但是只有神户大学在八月份面试,因此在神户大学正式的校内考前只有三次模拟面试的机会,这种时候旁听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虽然轮到自己模拟面试可能会面的一塌糊涂,被旁听也许会觉得有点丢脸(其实大家不会在意的!),总好过真正在考场上被面试教授面的哑口无言。无论是关于研究计划书的提问,还是计量知识的准备,梁老师都拿捏的很到位,感觉报了沐刃在面试方面真的很安心,大家一定要积极参加模拟面试,良心推荐!
在八月下旬和九月上旬左右,也就是各个学校开始校内考和发榜的时间,绝对是稳住心态最重要的时候。无论是在群里还是各种社交平台,都开始发布其他同学合格的消息,如果自己还没考试真的会很焦虑。把焦虑转化为动力,通过写过去问,背面试稿来缓解焦虑(道理大家都懂,但是执行起来就...)总之都学到这儿了,坚持就是胜利。
由于不想考托福也没有ere成绩,夏季出愿时一共就报了三所学校。神户大学发榜比较早,大阪大学可以冲一冲,万一都落了还有一个礼拜准备横国的笔试面试(现在想想还是应该多报几所会更安心)。庆幸的是虽然阪大笔试落了,但是神户大学合格了,因此夏季考学也早早结束了,也算是比较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