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格名古屋大学经济学研究科

 

写在前面

上私塾以前我很爱看公众号发的经验帖,看了就有种自己也能照着攻略考上的感觉。到了自己考学的时候,又觉得也很难复刻其他人的具体做法,心理感受也不一定相同。不过也像老大说的,要沿着塾里给的大致时间线的框架走,在不掉队的情况下自己安排其中的细节比较好。我在过去的经验帖中获取到的,可能也主要是来自前辈的鼓舞和一些勇气而已。

现在考上了,虽然不是那么完美的结果,实际上本人也不如学习群群友们那样努力和意志坚韧,但是果然还是也来记录一下我的考学经历,供以后考学的大家稍作参考。

时间线

我出身双非语言类大学商科专业,在上塾之前拿到了N1和托福88语言成绩。

20227月来日本,10月开始上塾,拉满了所有课。由于语言学校下午班经常和冬季的课程撞时间,需要频繁补课,我很早就交了100万封顶学费。但是在当时的冲刺班没开始多久就意识到了自己还没有学明白基础知识,在班里接受了几次模拟考试垫底打击之后暂停了出席。

12月没有写出研究计划书,加上深刻感觉到自己还没有准备好,我放弃了冬季出愿,12月很沮丧几乎在躺平没有学习。秋冬季的短暂学习给我留下了非常灰暗阴冷的感觉,回忆起来印象最深刻的只有在深秋的早上去塾里一个人补课,以及在晚上九点半下课和同学走在去车站回家的路上,天真是冷,当时的同学有鼓励过我,但是我还是觉得绝望。当时语言学校那边的气氛又比较热闹,对我(这种容易受环境影响又感觉到融入气氛义务的人)来说两边的生活就很割裂,虽然很清楚自己的主线任务是考学,行动上也是在尽可能花时间学习,但总觉得在心理准备上是半吊子。

20233月开始从头复习主课笔记,这一遍终于感觉到一些真正理解的感觉。我想如果是经济学本科的学生,应该在第一次听主课的时候就能有这样的理解,不过对于我来说,虽然开窍一样的时刻来得非常晚,也总比提前放弃、体会不到这样的时刻要好。

4月开始上第二遍主课。5月开始构思研究计划,直到5月底才确定下来题目并且死线冲刺写完出愿庆应。6月一边庆应模考和准备笔试,一边准备面试稿,7月初去考庆应,笔试就挂了。这次得到的经验是一定要做全过去问,不要侥幸觉得去年考过的今年不会考。

之后我一直同一篇研究计划书出愿和准备面试稿。其实老大和我说应该重写一个题目,但是我实在无暇再写出来一篇研究计划,只能尽量优化自己的面试稿和自己对研究计划的理解。

89月考了大阪大学和名古屋大学。我通过了阪大笔试,面试也没有难以回答的问题,然而当时我把大阪大学看作第一志愿,反而比名古屋面试的时候紧张很多,表现得不是很理想。一桥大概是因为本科有成绩不好的相关科目拖后腿,没有通过书选。名古屋大学的合格发表在我生日的第二天适时地出现,而这时我已经对考学的漫长时间线感到疲倦,于是放弃后面的横国和九州考试,就此结束了为期一年的考学生活。

关于课程

我在202210月期报名了所有课程,不过我还是不太建议这种行为,尤其是在相当短暂的冬季学期。 

课是最重要的基础,对只在本科大一上过初级经济学,几乎没有基础的我来说更是这样。主课的内容可以说全是干货,老大的授课深入浅出,举例生动幽默,虽然主课4个小时时间长信息量巨大,我们要全程集中猛记笔记,但还是可以说很难从这样紧凑有逻辑的课堂里走神。主课笔记也是考学整个过程中重要的复习资料。我重复看过很多遍主课笔记,微观部分在第二期课程之前重新整理了一遍,这些是我巩固基础过程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课后期的过去问部分有基础过去问精选集和大量学校的过去问题目讲解,这个时期的刷题速度很快,我并不能完全跟上讲题的速度,很多时候只能在上课之前尽可能看看题型,选择性地做一部分题,加上只选择听自己报考学校相关的学校过去问讲解课。

试班是在主课基础上的进阶知识和练习,在这门课上我也觉得收获很大。白老师讲课就是表演面无表情庖丁解牛式拆解难题,看得人非常震撼。经常在笔试班抄满白板的式子和图抄得生无可恋,也不知道学会了几成,但是每次理解一道难题思路或者一个新知识点的时刻还是很有成就感。

ERE是一门我在第一期就上了大部分课,然而只在刚学完微观的时候试水考了一次就再也没考过的课程。这样说起来好像有点可惜,不过在ere课上还是夯实了很多基础知识,也在初期增加了很多基础题的练习,很有助于对主课知识的熟练度提升。孙老师是很温柔细心的老师,解题的思路也总是会说明得很细致容易理解。

研究计划辅导课对于从未写过经济学研究计划的我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一门课,在这里我学到了计量经济学和从0开始制造研究计划书的方法。不仅是经济学研究方法,老大连如何搜索先行文献和如何梳理思路也有讲解。在准备面试阶段,模拟面试会包括绝大部分常见问题和往年前辈遇到过的问题,对我的面试准备很有帮助。模拟面试的氛围很紧张,但是这样演练几次,真正上场时的紧张总能被稍微缓解一些,教授可能说到的专业术语也更容易听懂。老大在面试中重点提问我的研究计划经济学意义相关的问题,我在名古屋面试前最后一次模拟面试时才终于找到了合理的答案,而面试中也果然问到了这个问题。

其他

习小组

本人,究极i人,非常感谢身边的同学把我捡进学习群一起努力,也很幸运好几次和大家一起和白老师一起约饭蹭蹭老师的智慧光环和和白老师一起吃饭的都考上了都市传说。

习群偶尔线上自习的时候会效率很高,互相pua时候也有些激励效果。很难说清,可能就是看到群友也在努力学习(群友在像铁人一样学习……),甚至也在经历类似的心理压力的时候,会觉得自己也还不应该退缩,可以和大家一样直面接下来的种种挑战。

临阪大面试的时候,群里还花了一天一起速成计量经济学,把基础问题和老大在模拟面试里问过的问题都尽可能整理了出来。这样过了一遍又自己背了几遍之后,我终于也对回答计量经济学问题有了一些信心(虽然最后并没有被问到计量问题)。

总之,学习小组意外地很有利于学习,是居家旅行必备的好东西,有机会的话大家都应该组一个或者挤进去一个。再次悄悄感谢我的学习群友们。

毫不夸张,日本考学大概是一场以心态为主的考验。

不知道其他人的感受是什么样的,但对我来说,考学从刚刚开始不久就伴随着很大的心理压力,时刻可能陷入对自己的怀疑和对失败可能性的恐惧之中。这种自我怀疑并没有随着考学的进程减少,它一直持续到了考学过程的最后一刻。在等待考试结果的时候,我仍然觉得尽管每个学校都有合格的可能性,但任何一所学校拒绝我也都并不奇怪,只是如果他们刚好都拒绝了我,我就真的只能陷入一直以来所恐惧的失败,和随之而来的自我否定里了。

放弃在一开始是一个不存在的选项,可是它也会变得越来越具体,被和失败一起放在天平上称重,直到一不小心就可能滑向这里。

以上的心态显然是不好的,我总是在对抗这种心情,但是也许这种冰面一样的不安状态也是使人不得不迅速成长和前进的推动力吧。显然在舒适区之外的长期进程,只要撑过去,就可以相信自己更新到了迄今为止的最好版本。学习备考的周期其实真的不算很长,但是可以用此前难以想象的密度完成很多事情。这件事其实还是很划算,毕竟时间总是在飞快地过去,考不考都会过去的。

如果在读这篇经验贴的人刚好是和我一样经常陷入迷茫,然而还是执意来到了这里的人的话,我会建议首先做好足够的心理准备;而在中途想要逃避的时候,一面可以重新想一下自己想要的东西,它们需要公正地付出相应的代价来交换,另一面可以想自己不想要的东西,为了避开它们可以付出多少代价。白老师有一次在课上说如果连早上按时起床来上课这样的事都做不到,那你其实并不想要考上学,也就不能考上什么的来着,我觉得很有道理(并深刻反省了本人确实存在的睡过头缺课行径,第二天买了眠眠打破放床头)。

最后,尽管我也在写经验帖这种或许会对人产生一点影响的东西,还是建议大家不要过多地摄入来自他人的影响,在考学过程中抽离出场景,专注于自身。这也许仍然不是适用于所有人的建议,只是对我自己确实有效。有时候在放学回家的路上一个人像抽空散步一样走着,就又觉得自己行了,出现在此地一定不是没有原因。还是不要陷入他人的叙事,专注于自己的目标和动力比较好吧。考学的路可能比想象的漫长,不可能假装成其他人来完成,而只能以尽量忠于自己的姿态走完。